2008年8月5日星期二

無語

那一年,一群中學同學去宿營。某個懶洋洋的下午,各人靜靜躺在大廳中,誰也沒意思起來。

「我們這是在幹什麼了?」有人企圖打破沈默。半響,在另一端的人說:「大概是在享受彼此的存在吧。」自此,引為佳話。

不過,當年大部分聚首的時間,都不是這樣的。

一群人刻意排排坐,隨意徹夜輪流講心事。談未來,說到興奮處,仿彿明天便會夢想成真。急不及待一夜間把話說完的心情,又好像沒有明天般。

曾經,每認識一個新朋友,指定動作就是交換秘密。交情的深淺是用秘密的多寡來介定的。

然何時起,遊戲規則都不同了。

尊重別人不提的往事,絕口不問。踫面聯誼點到即止,不防礙大家處理私務,是禮貌。工作伙伴,不必是朋友,倒可以合作無間。成人世界中的每個個體,像大陽系各自為政的行星,靠着一點張力半點距離,運作得暢順無比。

對新朋友毫無保留把前世今生公諸同好的,反而不會很受歡迎。每個人都自顧不暇,誰有空研究閣下自傳?

然後忽然覺得,真心交一個朋友,需要很多氣力。重頭介紹自己的歷史一遍?心有餘而力不足,日漸衰退的體能在抗議。

君子之交,尚且淡如水。擦身而過的,更沒有「雞啄唔斷」的必要。交淺言深?可遇不可求。只有老朋友,無聲勝有聲,心照不宣。照不了,就更不用宣。從此沉默是金,靜靜「享受彼此存在」,已覺安慰。

還是會遇上真朋友的。通常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他會突然出現幫你一把。而這個他,雖然認識了好幾年,但說不上十句話。

忽然明白,人漸無言,是成長的代價。

4 則留言:

匿名 說...

有些時候, 不找一個朋友, 只是記掛太多, 再不想使大家扮著因為想維繫而要說些甚麼. 因為不想虛偽, 所以不想再說. 沈默, 需要有深淺, 需要一個懂得品味沈默的人來分享. 如果遇到這樣的一個人, 其實, 無論說話或沈默, 大家節奏都一致. 都是令人舒暢.

匿名 說...

很同意。
我還是個學生,以為交朋友總要把自己心事抖出來才可以,這方法在中學裡還管用,但上到大學的時候,也開始覺得用不著,開始發覺即使自己把自己的歷史說出來,別人還是會對他本人的事隻字不提,或者提到某個地步便不說下去.....那種感覺很差,也覺得自己好像虧蝕了。我把一切都告訴你,怎麼你就要保持神秘?我不是把心交出來了嗎?曾經因為這樣而很失落。
直至這個暑假到了某公司當實習生,和同事們(其實都是年紀比我大很多的哥哥姐姐)交起朋友來,雖然大多都很願意和我聊天,但只有很少人願意提及往事,每當我問起一些較為敏感的話題,好像你為什麼入行了?你真的快樂嗎?之類的東西...(也許我不應該問)
忽然發覺怎麼大家都說話很少?有很多dead air的存在,除非話題是涉及無關痛癢的事─例如瘦身呀美容呀打機呀某明星電影呀...之類...大家反而談得更興起。我幾乎預見了自己將來上班族的生活會是這樣。有時少不免會提及我的私事,但他們都會很小心的,不會胡亂追問下去,我明白這是一種禮貌,我將來也應該會是這樣,但一旦大家沒有再問下去時,自己也不會好意思把自己的往事抖出來,結果彼此的了解就也到此為止了。
人漸大,好像交朋友會愈困難的,坦白說,自己一向對朋友的要求是說高不算高,說低不算低:有困難時大家可以互相傾訴+幫忙。讀書的時候,能達到這類要求的人也有不少;但人長大了,要找這樣的人便很困難,對於泛泛之交,每每只是談及一些不著邊際的話題的人,其實我是會沒有心機和耐性經營彼此的感情,與其這樣,我會寧願花更多的時候在老朋友身上。
或者,真正有緣的,才能成為朋友吧?

黃明樂 說...

成長令交往的方式改變了,是要花心思去適應的.

只可以說,成年人的時間愈來愈少,與人相處的熱身時間卻愈來愈長. 如是者,交朋友都只得愈來愈隨緣了.

匿名 說...

我覺得,這樣使人很心酸、很氣餒。 

如果「長大」就代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益疏離,那實在太可悲了。  

朋友,才是人生裏面最重要的,而不是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