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0日星期五

推卸責任還是越俎代庖?

政改咨詢文件,無驚無險又出爐。內容,也是一如意料無驚無喜。

藏在細節的魔鬼,另文再書。刻下比較有興趣研究的,倒是政府說得似層層的一套論調﹕今屆特區政府的任期至2012年為止,所以不宜處理2017及2020的選舉事宜。

這道理,好奇怪。如果每屆政府只應處理任內發生之事,那麼,預計2015才落成的南區地鐵,還要不要起?近日談得最熱,指望2014通車的廣深港高鐵又應否繼續去規劃?城市人口老化,退休保障及醫療融資等議題又要不要探討?還是等2033年每三個香港人養一位老人時,才由當屆政府去處理?

政策比任期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70年代的「十年建屋計劃」,是前港督麥理浩的傑作。港督的任期,向來只有幾年「貨仔」,但當時麥理浩考慮的,不是任期之大限,而是政策帶來的長遠效益。應做就去做,結果計劃穩定了房屋供應,不但解決了「民生」問題,也穩住了「民心」。今日的政改,何嘗不是一個民心向背的題目?(當然,後來國內爆發文革,英國政府決定讓熟悉國情的麥理浩留任逾十年之久,是後話。)

放眼世界,莫不如是。例如有意申辦奧運的國家,都是老早開始計劃的。由籌備到結果揭盅,可能已換了幾屆市長,甚至國家元首。果真有心爭取目標,制定十年廿年大計去實踐理想,本乃理所當然。

任何政府,理應高瞻遠矚。何以今日,長遠計劃都被扭曲成「越俎代庖」?好明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奇就奇在政府一次又一次,理屈,卻永不詞窮;理曲,卻依然氣壯。因為只要歪理說得頭頭是道,一樣有人聽有人信有人受。大概有怎樣的人民,便有怎樣的政府。每念及此,仍覺揪心的痛。

2 則留言:

Gedeemer 說...

十分認同妳最後的一段,這樣的社會令人痛心。

但爆發文革(1966) 應該是麥理浩上任前的事。

黃明樂 說...

Dear Micheal,

我的意思是,文革仍在進行/剛結束不久,所以英政府認為不換人比較好.

謝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