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9日星期一

沒有政府的諮詢

 
政府說,同志平權不做諮詢,因為爭議太大。

講真,我不介意息事寧人,但別要雙重標準。國民教育爭議都好大,為什麼捱到最後才死死地氣收返?

其實,平權的諮詢,民間大可自己做。支持若夠多,就是民意大笨象,不由政府坐視不理。若反對熾熱,至少知道香港貌似開明,實則保守,戰線漫長,計議從長。

林煥光說他支持反歧視,那不如由平機會帶頭調查?若平機會和行會出現角色衝突,他說過會毫不猶豫放棄後者。

同志議題,政府不講,大把人講,尤其年輕一代。我有好些學生,自稱腐女。最初追潮流看BL(少年愛),到後來開始留意同志議題,由好奇變好學,如今甚至會上網、翻書,鑽研很學術的性別課題。

有一回,我們造訪小童群益會的「性向無限」計劃。 話匣子一打開,一群年輕人,共鳴無限。共通的,當然不是性取向,而是成長經歷。同志掙扎出不出櫃,難道異性戀就未試過靜雞雞拍拖?青春期少不免跟家裡起衝突,哪怕因為一個伴侶,或者大學唸哪一科。同志不過人一個,問題的關鍵,不是直或孿,而是溝通和互相尊重。

參觀過後,同學仔最深刻的,竟然無關性取向,而是──點解大家都係十幾歲,佢地咁有信心可以自白一句鐘?我連當着大伙兒說一句話,都有點腳軟。

當天的同志義工,不是熟口熟面那些,有幾個甚至是初次分享。「社工說你們人太多,我們就請纓來幫輕點。」 有歷練的孩子,別有一份世故的生性。

探討同志議題,同學拿走的,卻是「年輕人要對自己有信心」。信心,來自面對。講的、聽的,都如是。與其收收埋埋,倒不如痛痛快快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