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6日星期三

渴求回應的千禧BB(上)


世代論述,好像是這樣說的。千禧後出生的孩子的一大特色,就是很渴求、很需要被回應(feedback)。

沒有做過正式統計,但這些年來的前線親身觀察,的確如此。然而我不認為只有這一代才喜歡被回應。渴望被關注、被提點、被愛護,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希望跟別人聯系,渴望有人跟自己互動。這一點,是不分年代的。

真正的問題或許是,為甚麼六、七、八十後,甚至更久遠的年代,人們雖然同樣渴求被回應,卻甚少投訴別人忽視自己的存在?是今時今日我們對孩子的回應少了?還是孩子變得貪心了?抑或,兩者皆不是。只是回應的定義,以及接收回應的方式,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

根據經驗,千禧BB對回應的定義,是這樣的:回應,必需兜口兜面,而且一對一,並且直接針對某個特定問題。

以上課為例,老師向全班授課的,不算數。只有私下針對自己某個學習問題給予的意見,或寫在功課上回應某個特定觀點的評語,才算數。以生活為例,一幫人一起幹活,不算數。長輩私下就着自己的個性、特徵耳提面命,才算數。

換言之,只有度身訂造的,才被視為回應。一些參考性意見,或者能廣泛應用的觀點,甚至在團隊互動之中出現的討論,以至別人身體力行的示範,在千禧BB眼中,都不合格。

如是者,不難想像,現實社會中,哪怕是一切以孩子福祉為大前提的學習環境裡,每個個體能夠得到的「回應」,多極有限。匱乏,衍生渴求,實乃人之常情。有人指責千禧BB自我中心。但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一代人的普遍心態,跟社會環境必然有關。搞不好,孩子也只是時代的產物、社會轉變的受害者?續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