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0日星期四

民主的戰場(上)


上回提及,下一個民主戰場,是2017特首選舉。

我是衷心相信的,民主非天賜,一定要爭取。但只要公民社會運作得宜,說不定2017就可以邁進一大步。

重點是:一、部署,不要等到選舉前才做,現在就要開始。二、相反地,人選,要最遲才定,趕得及參選就行。

按2017年一人一票選特首的遊戲規則,即使只是一對一,中央屬意的人,都沒有穩勝把握,諒它都不會增加競爭,讓泛民漁人得利。

所以,要麼梁振英競選連任。但以他的民望走勢,可能輸得很慘。要不,中央就要在未來五年,積極培訓一個市民接受的後備,一樣不容易。

假設阿爺的心水,不是市民杯茶,餘下的問題就是,泛民的一個,市民又喜歡嗎?

民間對於香港的未來,一直有個很大的疑問:「政府雖然不濟,但若由反對黨接手,天天罵罵罵,怎麼搞得掂?」

泛民只破不立,源於不平等的遊戲規則。所以,未來的主要戰場,其實不是議會,而是公民社會。要令市民相信,自己獱旗,「搞得掂」,方法就是把「泛民的抗爭」,轉化為「民間的抗爭」,令置身事外的市民,覺得「自己有份玩」。

要鼓動參與,就要找出「最大公因數」——人人皆不異議的大前提。訊息,只打一個——「我們只支持落實雙普選的候選人」。而最後獲推舉的候選人,也必須承諾,任內把普選方案提交議會。

這是香港人之間的契約,可以由一封聯署去訂定,然後透過定期會議,由各團體在各自的圈子內跟進,招攬更多人加入,推動運動成形。

既得利益者,用利益去維繫,要凝聚很容易。民主運動,卻要靠理念承傳,需要時間醞釀。一傳十、十傳百,剩下五年,分秘必爭。至於人選,下回續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