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

點做人阿媽


早前提及,身邊幾乎所有朋友,都在替孩子報小學。最教旁觀者如我心痛的,先不是被勞役的小朋友,而是不停自責的姊妹們。

當女人由人女變成人母,身上忽然就多了一個「自責mode」。無論從前在另一半面前多麼趾高氣揚,在孩子面前都變得神經兮兮。

「點解阿仔唔食飯?因為我唔識做人阿媽」,「點解阿仔成日病?因為我唔識做人阿媽」,「點解阿仔考唔到直資?因為我唔識做人阿媽」⋯⋯

唔識做阿媽,是做人阿媽最嚴重的罪行。但是,做阿媽,跟考小學,有甚麼關係?數千人爭一百個位,說穿了只是另類幸運大抽獎。想像見工面試,若競爭如此大,成年人都要靠彩數,何況細路仔?

自責的後果,就是拿口拿面,茶飯不思,情緒崩潰,發瘋抓狂。稚子不懂事,但懂得鑑貌辨色,頓覺自己身負重任,不能令媽媽傷心,面試格外緊張,愈發名落孫山。

如何令考試結果,跟「做阿媽」的能力脫鈎?委實是學問。國際著名治療師米高維(Michael White) 說過:「The person is not the problem,the problem is the problem。」

有問題,就去解決它,但不必「take it personal」。一個唔該就跳到「係我唔好係我錯」這個結論,對事情無幫助,有時更會壞了事情。

而且,甚麼是好,甚麼是壞?我們為孩子作的選擇,就一定好?抑或孩子自然地遇上願意取錄他的學校,也未必是壞事?

退一萬步,如果媽媽的表現,當真跟賽果有關的話,觀察所得,能夠順利上榜的孩子,家長往往都是最處之泰然,也最不會自責的。

說到底,媽媽能送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不是一間band1小學,而是對孩子任何時候任何狀況的無條件接納,這份愛,才是伴隨孩子一生,令他建立自信、學懂自愛的最大原動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