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星期三

唔緊要病(中)


上回提要,十年前後,港孩由「公主病」,走到了另一極端,變了「唔緊要病」

有啥分別?前者,以為「世界圍着自己來轉」,要得到一件事,一哭二鬧三上吊,不到黃河心不死。

後者,恰恰相反,想要的,得不到,爽快結論「這些幸福不屬於我」,世界不會圍着我轉,因為世界看不見我。

今天的孩子,有種共同的行為模式:想要甚麼,如參加比賽、申請出國留學、考獎學金等等,總是沒太多準備,落空了,失望瞬間消化掉,化成一句「唔緊要」。

大人們看得眼火爆,年輕人對甚麼都不緊不要,唔嗲唔吊,想點?但是,相信我,在孩子們的心底裡,這些事情其實他媽的緊要。因為,果真唔緊要,他們連踏出第一步都不會,遑論說出最後那句「唔緊要」。

「唔緊要病」,是一種自我防衛機制。孩子們,有很多東西想要,同時有很多揮之不去的不安。相對失敗的打擊,他們寧選隨遇而安的小確幸。

一晃眼,社會由七、八十年代目標為本的功利主義,過渡至千禧年代諸事隨緣的佛系心態。相對七、八十後那種心口掛個勇字的蠻勁,九十和千禧後長期缺乏自信,也不知道一旦失敗該如何自處。

凡事別付出太多,落空了就不那麼失望。這個潛在邏輯,最後變成自我實現預言,願望一一落空,最安全的下台階,就是那句萬能key的「唔緊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