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6日星期六

由每日一蘋果到每人一蘋果


執筆之時,《蘋果日報》最後一天見報,臉書上繼續湧現眾人的「#照妖鏡」洗版。

不得不驚訝,原來26年來,幾乎人人都上過蘋果,當中泰半還不是有名有姓的社會賢達,而是不折不扣的素人。他們可能因為一個獨特的嗜好、一種有趣的生活方式、或者一些另類的體會,就上了報紙。

人海茫茫,千人一面,蘋果卻發掘出每個人之獨一無二,交織出豐富的香港面貌。箇中的生命力,才是社會真正的縮影,教人明白就算在最繁榮的年代,我們都不只是副賺錢機器。蘋果連結了每個有血有肉的人,26年後化成排山倒海、眾志成城的洗版浪潮,回饋編採團隊的心血。

當然蘋果從來惹火。記得當年新聞系的指定功課,就是研究蘋果如何嘩眾取寵煽腥色。A-level經濟學,會以蘋果割喉搶灘作為以傾銷破壞競爭的例子。生意一盤,不計成本,你想睇,我敢寫,既是蘋果的優勢也是盲點。

如今,一個跳脫的生命被活活捏死,聽說罪名牽涉背後的利益操作。是耶非耶?退一萬步,就算媒體從來都是利益的前台,有更多不同利益存在且互相抗衡,終究不是比單一利益的壟斷,更能避免最不堪的事情發生嗎?

事到如今,可奈何。猶幸任何自由都可被摧毀,只有思想自由拿不走。每有大事發生,都是你我他命運共同體的一次思想練習。繼每日一蘋果催生每人一蘋果的洗版, 大事陸續有來,思想必也千錘百煉。你離開了卻散落四周,香港人共勉。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