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5日星期二

編劇#MeToo


畢明、李敏、陳慧⋯⋯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近日紛紛在專欄及社交媒體發表「編劇#MeToo」之慨嘆。

食嘢俾錢,天公地道。但編劇往往被吃霸王餐。開了工,無錢收,無落credit,部戲上完落埋畫都未知邊個寫。管你大名鼎鼎票房過億,抑為無人識的新人,無一倖免。如果編劇都有個Me Too Movement,那條受害者名單肯定長過一個劇本。 

為甚麼無錢收都肯開工?行家自嘲「斯得哥爾摩症候群」,別名是「為大家」。心諗,無劇本,台前幕後都開不了工。為兄弟,無乜計,開行turbo寫寫寫。

吃了很多虧之後……你方知道,真正主宰大家有無工開的,不是劇本,而是資金。沒有投資者,編劇固然白做,隨後的崗位也不會有糧出。見錢開工,本為正道。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受害者當然又不止編劇。鄙人也永遠記得某年某月某人偷了我們團隊的創作,走遍大江南北賺盡名利,作曲填詞編劇統統無落credit,最後當然也一蚊都分不到⋯⋯

「斯得哥爾摩症候群」的另一別名是「俾機會」。曾有寫小說的行家告訴我,她早期大熱的創作,從沒收過錢,都被中間人夾帶私逃了。我問她幹嘛不追究,她幽幽嘆了口氣:「唉⋯⋯我能入行,都是他『俾機會』,就當還他一個人情吧。」

我自問也有這「俾機會情意結」,後來得一行家提點:人人收一樣價錢,對方誰也不找偏找你,是「俾機會」。別人都收錢,對方找你只因你肯不收錢,這叫「佔便宜」。當頭棒喝,醒晒。與天下賣文者共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