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星期四

我想開間Coffee Shop

曾有個說法:如何定義中產?愛喝咖啡的就是中產。

今時今日進階版:愛開咖啡店的,就是中產。

許多中產朋友來做coaching,思考人生後半的旅程,異口同聲,年紀不小,把握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才算此生無悔。

Coaching典型問題:「如果現實毫無限制,你最想做甚麼?」十之八九答:「我想開間coffee shop。」 

Coaching典型跟進問題:「開了coffee shop後,會發生甚麼事?」

「就會超幸福啊!有個屬於自己的地方,一手一腳布置,幾時開工自己控制,自己設計咖啡及菜式,招呼三五知己得閒來坐⋯⋯夫復何求!」不誇張的說,幾乎每一位,想像這些畫面時,人到中年的臉上皆泛起初戀般的光芒。

這感受,我懂。因為我也在發同一個夢。只是我常懷疑,我真的想開一間coffee shop?抑或我只是喜歡the notion of running a coffee shop?

自己鋪頭,是sense of ownership 。隨時開/收工,是freedom。設計菜色,是creativity。知己共聚,是connection。而人生在世,不論貧富、學歷、背景,所追求的,最最最基本,不過就是這樣的自我存在。

不少中產生活穩定,物質充裕,家庭美滿。但同一時間,來自四方八面的擔子,教我們妥協了很多原始的快樂。 

Coaching中最有趣那個位,是很多夢想「開間coffee shop」的人,自己甚至不大喝咖啡。然而我們仍然感激那咖啡夢,提醒了我們去思考,眾多慾求不滿,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去滿足?當中不少方法,或許又比開間coffee shop容易。而這,才是值得探索一生的課題。


2022年9月25日星期日

無嘢就是一家人

「係,係有嘢。不過我會將佢變成無嘢。」——看電影《飯戲攻心》,最有感受的是這一句。

「佢」,泛指每個人心裡那條刺。那些明明有甚麼卻又不會宣之於口的東西,例如大佬二佬勾義嫂三角戀;又或明明看似沒甚麼竟又沒想像中順利的事,例如三佬求婚竟然滑鐵爐。

家人是一種親密同行,也是一種困獸鬥。齊人食飯的背後,是幾許既往不咎。「向前看,行出去,走遠點」,講的不光是賣樓後的出走,也是家庭關係的蛻變與成長。

由有嘢到無嘢,是一種包容,一種胸襟。家事,難免messy,硬分對錯,無好結果,有下台階,盡快下台。夠成熟去process這一切,一頭家,任何時候都可以人齊。

有趣的是,最年輕的一對才最像老夫老妻。識於微時的愛情長跑,最後變了一個打機一個煮飯的各自修行。不分也不婚,女的等到花兒也謝了,男的終於求婚了,然後女的累了,猶疑是否真的非嫁不可了⋯⋯但糾結過後,你知道,一念之差,只差一頓飯,能回來吃,人就團圓了。

兄弟如是,爭女也爭啖氣,打架受傷了,自尊心也受傷了,然後,怎收科?畢竟由一起打架,到幫你上廁所,我們誰沒了誰都不行,感覺再壞都不及不完整那麼壞,明白了這一點,一家人就和好了。

「屋企人喺邊,邊度就係屋企」,反過來說,不論屋企喺邊,家人也得在身邊。在身邊不光是存在,還有聯繫與經營。最高道行的經營,就是無論發生甚麼事情,我們都得學懂,如何轉化hard feeling。


2022年9月21日星期三

Chris迷與小王子


如果世上有「演後抑鬱症」,或許也有「觀演後抑鬱症」。看罷黃凱芹35 周年演唱會就是這狀態。

非典型歌者自有異類歌迷。從未去過電台門口等;無入歌迷會;不曾拿簽名,但每首歌都聽上千遍;每篇散文每部書都一再細味;每集電台節目都錄音重聽,拿走幾許思考與感動。

與其說是偶像,還更像神交對象。有種人就是有種特質,無以名狀卻又耐人尋味。近日人說Chris是「文青元祖」,但比起偽文青他又真實而有菱角得多。無忘跟周慧敏的金童玉女,更難忘跟陳海琪在咪前項嘴。兩個真實的人連吵架都份外有營養。

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難。因為,五斗太少。但不為十多億人的市場妥協,就真的不易。寧願出走加拿大,也要做自己。由當日「寧願告退,難像你醉,未慣一生不分就裡」,到35年後「打不死我,我仍在唱歌。我還是我。」故人認得的是那擇善固執的靈魂。

認識很多Chris迷都不約而同喜歡《小王子》,話時話Chris的造型也跟小王子有幾分似,非因其法國血統,而是那不吃人間煙火卻又鬼咁心水清的慧黠。

又或,搞不好,歌迷才是小王子,Chris反而是玫瑰。在賣包裝及歌手商品化的80年代,我們把青蔥歲月栽種於比誰都更 authentic的他身上。

「重要的東西要用心才看得見」。我們的支持令玫瑰變得特別。這群磁場超近的人,有着你懂我我懂你的連結,一起走了35年,而Chris說人一生不過最多三萬天。紅館的手機燈海中送別,仍能互勉守一個諾言,重聚還望在哪天。

2022年9月17日星期六

確診小確幸


清零名存實亡,與病毒共存已是生活日常。每天成千上萬的確診個案,大家照舊keep calm and carry on 。

中了招的人,梗有一個喺左近。來coaching 的clients,自也毫無例外紛紛改期見面。久別重逢,「確診後感」成了同場加映閒聊的side topic,細節煞是有趣。

會來coaching的,都是認真對待人生的人。自我要求高,背負責任多。可能是大公司日理萬機的管理層,或是槓起一個宇宙的生意人,又或千根擔子兩肩挑的萬能家長。

他們把全世界都照顧得妥妥當當,盲點卻是忘了照顧自己。Self-care,是個字面上明白但「too good to be true」的概念。

然後,一個唔覺意,中招了。成世人第一次,天天睡到自然醒。隔離的日子,看書、煲劇、飯來張口。以往,稍為對自己好一點都會內疚,如今為世所迫,所有時間都是me time。盡情奢侈,卻也問心無愧,Clients們異口同聲,這感覺,既新鮮也陌生!

她,最記得的是,在自己與世隔絕期間,平日佛系躺平的仔女,自動自覺做功課。闊佬懶理的另一半,勤快完成所有家務,還體貼地為自己張羅飯餸。

康復放監,夫婦倆去慶祝。兩人的電影品味素來大相逕庭,所謂拍拖 ,是一齊去戲院,但各自入場看自己那杯茶。

但這天,丈夫罕有提議,不如去看那齣他老嫌婆媽但自己心儀已久的戲。剎那間,有種久違了被寵的感覺。

散場那刻,回看過去幾天似假還真的經歷,她忽然明白,世上沒有誰沒了誰活不下去。要做個幸福的人,首先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2022年9月13日星期二

事頭婆


關於英女皇,大家歷歷在目的愛民邨探訪,我輩還未出世。

想起女皇,通常是因為「玩公字」(女皇頭像就是「公」); 又或女皇頭郵票(在那仍會寫信的年代);或電視收台後那永恆的大頭。

當然也有每年英女皇新年賀詞——學校老師的心水教材,示範何謂正宗英式口音。上課時尊稱Her Majesty,去到街市變了攤販口中的「事頭婆」,很搞笑。

事頭不會跟你很親卻又親如衣食父母。事頭肯定存在卻又通常見不到。那不親也不疏的距離,超微妙。是以至今仍忘不了那年遇上女皇的一幕。

溫莎堡附近的Cumberland lodge,從前是皇室後花園,今天偶然借給大學辦宿營。我們一眾同學仔爭崩頭參加,光想像可過幾天皇室生活已興奮到死。

皇室規律當然又少不得周日崇拜。記得散場時,我們吱吱喳喳聚集,忽然,就在十個身位之遙,一襲湖水藍套裝震攝全場!!!

女皇優雅步出教堂,莊嚴的微笑,挺直的腰板,跟鏡頭前沒兩樣。身邊無守衛,只有教友,淡定自若地聊天。大家看得傻了眼,一剎那空氣凝住了。

回過神來,我正想舉機拍下Her Majesty的尊容。身旁好友秒速把我的手按住:「別拍,別拍了。」

嗯,對,在尊敬仰望的人面前,拍照也是一種打擾。一國之君,不怒而威。我忽然明白了,甚麼叫氣場。

如今,女皇在中秋前夕回到彩虹橋跟她的Philip團聚了。70年後終於可以當回那個被寵愛的小女孩。我們記得的卻仍是當日教堂門外溫文爾雅母儀天下的背影。

2022年9月9日星期五

改變的關鍵時刻


「明樂,怎麼你的網站都不大user friendly? 」年輕人問。

「甚麼意思?」

「今時今日最佳用戶體驗,是一入網站,不出幾click,就去到購物車,付款,成交。」

嗯,手機某feed,怪好看的,好奇殺死貓,一click貨單一目了然,手痕剔選,忽然彈出限時折扣,條件反射按付款,回過神來改變主意已太遲.....就是時下的購物體驗。

反觀小女子的檔攤,像檔案庫多於做生意,文章、podcast、見證、活動資訊等等甚麼都有,就是沒付款渠道,唉,真笨。不過......改善購物體驗....真的好嗎?

如果我賣巧克力,何樂而不為?多賣一顆是一顆。

但life coaching,是每個人對自己的承諾。自覺想變,相信能變,並渴望有人同行,是個理性與感性並重的心理準備過程。

這過程可長可短。秒殺付款,「焗人上轎」,若當事人未ready,勉強成事,感受不到得着,愈發加強「我都話咗做乜都無用架啦」的無力感,挫敗倍增。

倒是當吸引力法則(或者AI搜尋器)把思前想後的案主,帶到磁場相近的網站,讀讀文章,聽聽分享。剎那間,真•觸動。

「我想人生從此不一樣。」一把來自內心的聲音,驀然響起,足夠支撐指頭勇敢按下查詢鍵,寫幾句感言,然後與coach來個簡單對話,正式確認決心。其時,付款之方便或不便,已無關宏旨。

天助自助者。蠢蠢欲動的心情,就是改變的best timing。Clients常問,ccoaching要做多久才會有改變?實情是,由你決定接受coaching那刻起,就已開展了根本性改變。

2022年9月5日星期一

求問

她,想搞些小生意。求問於過來人,苦無答案。

「你問了甚麼?」「就是籌備過程,搵鋪、資金、人手、貨源安排等等。」「對方怎答?」

對方不停慨嘆生意難做,想當年順風順水,點解今日搞成咁,伙計幫唔到手,經濟差,入貨成本高出貨又難⋯⋯總之呻到樹葉都落埋。

她聽罷,大呼搵笨,自覺白當了情緒垃圾桶,卻沒得到丁點有用資訊。

「那你本來期望對方怎回應?」我問。「就是按我的提問次序,逐項回答啊!」「怎麼聽起來像填google form ?」我笑。「對對對,我是想這樣。」她大力點頭。

稍頓,我說:「欸,其實你想知的,對方不都已全答了嗎?」「怎可能?」她瞪大眼。

想當年怎樣現在又怎樣,不就是營商過程?煩惱伙計,不也透露了人手安排?入貨出貨細節,也就是insider insight吧。「是嗎⋯⋯但講得這麼亂,我消化不來。」她皺着眉說。

之後,她為自己設計了一項功課,把聽到(哪怕以為沒用)的內容,點列出來,再按自己的理解,調動一次,咦,有些蛛絲螞跡竟連得上,形勢明朗多了。

後來,她又重覆練習了好幾遍,終於從不同過來人口中,總結出一套可行方案。

整個過程,有何領悟?我問。她說,要明白,求問,對方不一定用你想要的方式答。別人無責任這樣做,或不想這樣做,又或就算想也不夠表達能力這樣做。

「如果再設計功課,今次你想做甚麼?」我問。她想了想:「或者我該拍條YouTube教學片,把整合了的內容,一項接一項,有系統地開心share。」

2022年9月1日星期四

可唔可以唔返星期三


香港地,素來搵工難,請人更難,移民潮下更甚。

他說,好地地一檔生意,說大不大,好歹是畢生心血,早部署好,過幾年,轉交跟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伙計,承傳是也。

豈料,伙計先走一步,提早退休移民去。剩下那些年輕醒目的後起之秀,一樣好趁青春移民去。

事情總得有人做,再請人吧。來見工的,異口同聲:可唔可以唔返full time,只返part time?再補充一句,可唔可以唔返星期三?

所謂part time,還有更具體的定義:日日清,不用牽掛不用上心不用跟進的工作才做。要統籌要打理要貼身照顧的,一律no way。

事關,心思精神要留來搞「自己嘢」。沖茶沖咖啡手作仔IG Shop乜都好。自家製朋友之間互相幫襯賺些零用都夠糊口,至少有滿足感又開心。

昔日,在一家「見得人」的公司長做,十年內,收入分分鐘是炒散的十倍。今天,經濟崩盤,全職比炒散人工大概沒兩倍,困身程度最少double。炒散說不定哪天還能闖出名堂,值搏率不低。

為甚麼是星期三?因為一連五天做奴隸獸,得返半條人命,周末只能睡覺。返兩天放一天,再返兩天再放兩天,well,work life balance。

老闆如他,嬲嬲地,索性不要伙計,自己嚟,有何不可。老子起初不也赤手空拳打江山?賺到唔駛同伙計分,夠食有突。那邊廂一眾留下來的年輕人,各有各經營「自己嘢」。人人都是個體戶,任何人都做不大,任何人都死不去,窮風流都是小確幸,就是大時代下的新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