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0日星期一

含蓄的親密愛情(下)


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要回去的時代。一個作家筆下也總有他最眷戀的年代。

蔡智恆在書展的訪問裡說,他的青春,都被埋葬在他所寫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那個年代裡。

廿年前的我,讀着這書,從來沒想過,怎樣的年代就有怎樣的愛情。如今年紀翻了一番,忽爾明白,《第》的吸引之處,其實不是當時得令的玩line熱,而是男女之間言不盡意、意在言外的曖昧與距離。

那些年,怕醜仔(今天可能被稱為宅/毒男)要靠上線,才能跟女生溝通。矜持女生等待愛情,卻又害怕伴隨愛情而來的迷惘。

遇上一個人,是心如鹿撞,還是心亂如麻?隔着屏幕談心,很安全。隔着屏幕苦等,卻教人很不安。似有還無的線上聯繫,仿若鏡花水月的愛情。

繞了一大個圈,網戀的包裝下,蔡智恆要寫的,不過就是那種老土、含蓄但雋永的愛。愛情最扣人心弦之處,不是開到荼靡的坦白,而是欲語還休的留白。

所以,處身今天的智能世界,他的新作反而摒棄了科技,只許男女主角見面交往。因為我們都知道,科技沒令愛情變得更真實,卻殺死了愛情裡最美麗的等待與思念。

含蓄而親密的愛情,新一代的讀者,還有沒有共鳴?書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萬字千言,編不出跨越時代的愛戀,但是,at the end of the day,這不折不扣就是我輩最想回到的起點。

2018年7月27日星期五

含蓄的親密愛情(上)


剛過去的書展有個罕見主題:愛情文學。講座名單中有個熟悉的名字:蔡智恆。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是我輩的集體回憶。別以為只有女生才看愛情小說,大把男生是蔡的粉絲。廿年前蔡是第一代網絡小說作家,《第》寫的也正是網戀!

男生未必喜歡愛情故事,卻因為玩line而投入主角的世界。那個其貌不揚、唸理科、努力考上大學,課餘愛玩line的「痞子蔡」,是他也是你和我。

大部分愛情小說,就算作者是男人,都是從女生的角度寫的。只有蔡,像在寫自己,也在寫每個同代男。

人人都說,當年蔡之走紅,是因為捉緊了網路熱潮。我猜,更重要的,是他用了最潮的背景,去作最老土的事,而最老土的愛情,往往最殺死人。

那個令人充滿遐想的書名,指的是甚麼?錯了,不是任何18禁情節,而是——看過的人都不會忘記——「輕舞飛揚」說,香水,不是直接塗上身的,而是噴在空氣中,讓香氣降臨身上的。痞子蔡被她說這話時的可愛模樣感染了,於是走進香水迷霧中,跟她一起玩。

如此隔空親近,已是二人最「親密」的接觸。當中的含蓄感,才是《第》的精髓、愛情的精髓。「痞子蔡」暗戀「輕舞飛揚」,一直不說出口。「輕舞飛揚」知道他的心意,但沒有說破。含蓄、內歛、膽怯的愛情,很土,但很受落。而打字多於見面的網戀,不正是含蓄之愛的極致?

2018年7月24日星期二

六角形的正能量(下)


知道江本勝博士的《生命的答案,水知道》,是因為看了日本國際劇場藝術中心及糊塗戲班在Artistree公開綵排的舞台演出《Emoto》。

水能聆聽,也能閱讀,有人視為奇蹟,也有人直斥是偽科學。導演卻說,吸引他的,不是實驗之真偽,而那個為實驗而着迷的人。當一個人愛上自己的信念,驚天動地之處,更甚於愛情。

而我思考的卻是,所謂信念,或許無關乎真假,而是相信之後,能為人類世界帶來甚麼改變。

如果水真的透過結晶的形狀去回應世界,把這個道理無限延伸,但凡有水之處,就有這種能量互動。那麼,人(不單女人),都可說是水造的,只要我們懂得愛自己,身體裡的磁場不也就變得美好起來?

動、植物亦然。有寵物或喜歡耕作的人都經歷過,只要對動、植物付出愛心,就能感受當中的連繫,得到很美滿的回應。玄機,說不定,就是牠/它體內的水份!

所以,與其說水懂得生命,不如說水就是生命。嚴格來說,水當然不是像大腦一樣懂得閱讀或聆聽,但它能夠感應文字和音樂背後的能量。水善感,卻也簡單、直接,仿如每個人心念的一面鏡。

意念可以影響自己,也可影響別人。當我們用意念,向別人送上祝福,對方體內的水,也會感應到被愛的能量,整個人的氣場都發亮起來。近年流行講「集氣」,這該不會是最近似也最浪漫的解釋?

2018年7月21日星期六

六角形的正能量(上)


有個浪漫的說法:雪花,每一片,都是獨一無二的。

香港不下雪,只能趁着外遊,又難得遇上下雪,方能捉緊細看。無奈雪花剛飄落掌心,就溶化成水。美好的,素來只可遠觀,不許褻玩。

而我沒想過的是,雪花,科學化一點來說,不就是水的結晶?原來真的有人,想將之看清,認真得把它放進實驗室,反覆檢視、研究。

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博士無數次用顯微鏡拍攝水的結晶,得出一個驚人發現——原來水會聆聽,也會閱讀!

先把水注滿瓶子,再在瓶底放下美好的字詞,如:謝謝、開心、友情、我愛你等等,水的結晶就會呈飽滿燦爛的六角型,真的就像聖誕咭上精緻閃爍的雪花一樣!

而且,不同的文意,會催生不同的形態。夫妻是大結晶抱着小結晶;家人是一層疊一層的;相思就是並排依傍在一起。

反之,若寫下惡言,如:蠢材、去死吧、我恨你等等,結晶就會顯得凌亂醜陋。有趣的是,語言無分國界,無論用哪國的文字去寫,發現都很相似。

把文字換作音樂,又如何?讓水瓶置身柔揚韻律下,結晶同樣亮麗耀眼。相反,在噪音當中,結晶就顯得雜亂無章。很神奇,不是嗎?

江本勝把他的觀察與發現,寫成《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一書,震驚歐美世界。但也有評論指,這個實驗,並不科學化。你呢?信,還是不信? 

2018年7月18日星期三

沒有童年的資優生


13歲資優生DSE考獲20分佳績,自比考試機器。有人惋惜,資優孩子都沒有童年。

是。也不是。專家說,智商高的人,思想不一定早熟,孩子過早去作大人的事(如:入大學),適應甚難。

然而,身心都早熟的孩子,亦大有人在。他們確曾有童年,只是很快走過了。往前看,年輕人需要朋輩,但做朋友,最緊要夾。早熟者跟同齡者「玩唔埋」,進了大學,同學間思想層次較接近,更易建立共同話題。

所以,資優生真正的苦況,不是無童年,而是被剝削。

提早入大學,無壞。前提是,那是否孩子本人的意願?學校旅行,不准去,因要考大學。遊戲機,不准打,因要考大學。只有操卷,沒有生活,這不是栽培,而是虐待。

弔詭的是,資優生,往往比其他孩子更易被「施虐」。因為,大人普遍認為,讀得唔好唗。曾有學生幽幽慨嘆:「你說,如果我成績不好,該多好!那就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路。」我聽得好心酸。

更甚者,大人的願望,會內化成孩子的價值。君不見13歲的他,一邊哀悼童年,一邊自我催眠,只要能(提早)入大學,犧牲都值得。

而這一套價值,正是現今社會人云亦云的主流價值。但若世上果真有天才,他合該是特別的、有遠見的、有志氣的。我們豈能期望他跟隨誰誰誰的成功方程式,只許期待他隨心發揮自己,用不一樣的視野,去改變世界。

2018年7月15日星期日

小墨魚與大鯨魚


「家人,不能選擇。」「但親情可以。」——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裡,有這樣的一句。何謂親情?維繫親情,最重要的又是甚麼?

小女孩不要家暴後的新衣獎賞。少女生於優雅的中產之家,卻寧願擠在破屋內跟老人家孖鋪。老人家明知夫婦倆覬覦她的年金,也甘願收留他們,因她不想孤獨終老。她死不賣屋,因那不是屋,而是一個家。有人,才有家。

這幫人,窮得褲穿窿。炸薯餅餸杯麵已是人間美味。就連夫婦親熱都得趁男的工傷,女的被炒,才有空間和時間。但是,他們也擁有很多的愛。親子洗澡分享悄悄話、飯後乘涼話家常、海灘游水曬太陽,甚至只是一個緊抱,都無比動人。

如果親情並不關乎血緣,不關乎物質,甚至無關乎道德,那它既是子虛烏有,亦屬無堅不摧,因為維繫親情只需一個條件,就是愛。

愛不關乎道德,但有底線。士多舖老板的當頭棒喝,在男孩心底播了種,促使他最後的覺悟與行動,也間接推動女人坦白男孩身世,以及男人與男孩最後的道別。

活在邊緣的人,相濡以沫掙扎求存。撥亂反正,冥冥中自有主宰,不勞法律的駕。反正假道學的社會裡,法律總被扭曲。虐兒的,逍遙法外。付出大愛去收留棄嬰的,卻坐了牢。戲中男孩愛講小墨魚與大鯨魚的故事,正是是枝裕和用最溫柔的方式,對社會提出最大的控訴。

2018年7月12日星期四

被迫自由


悲劇+時間=喜劇。

蘇亞巴迪(Sou Abadi)把童年在伊朗的經歷自編自導成《弊傢伙 撻錯咗》,當年的種種壓抑,回首已成笑料。穿黑袍喝茶倒瀉、走路絆足、不戴面紗會被潑鏹水……荒謬經過加工,就是最好的故事。

但是,旅居法國35年、年逾半百的她,要講的當然不止於此。真正好看的,不是蘇亞巴迪對伊朗的控訴,而是對法國的批判。

故事裡最有趣那幕,是當穿黑袍扮女人的男主角,為了避開女友哥哥的真主兄弟,衝上了巴士,全車乘客(包括認不出自己的爸媽)你一句、我一句迫他脫下面紗:「你終於來到自由的國度了,何苦作繭自縛?」「這面紗,你還戴不夠嗎?」「你怕甚麼?」群眾壓力,令男主角最後被迫跳車繼續逃亡。

如果極權的相反是自由,那麼無選擇的自由又是否真的自由?剝奪自由固然不對,但強迫行駛自由也一樣恐怖。

國家、文化、家庭的衝突,往往來自這種替天行道的自我膨脹。一開場,已露端倪。男主角向媽媽隱瞞拍拖的事實,因為女友是阿拉伯人。身為女權主義者的媽媽,竟迫他盲婚啞嫁,發現兒子讀可蘭經、穿黑袍,她當場昏倒……

專制的,不獨是信真主的女方哥哥,還有表面民主的男方家長。末段,哥哥得悉情天霹靂的真相,忽然洩了氣不再堅持。你信的,未必就是真的。對別人來說,更可以是假的。明白了這一點,才是真正的自由。

2018年7月9日星期一

干擾式娛樂


朋友訂閱了一套包羅萬有的收費電視服務,我雀躍地問:「幾個月來,看過甚麼?」「如果我說,甚麼都沒看,你信不信?」

「怎麼可能?」可能的。一家幾口,每晚吃飽飯,拿着搖控按按按,節目表單碌來碌去,很過癮,就是不曾選定一個,按下「播放」鍵。

這個,我懂。話說年頭,係威係勢訂閱Netflix,一口氣看罷一連七季的心水劇目,之後,晚晚把目錄翻上翻下,花多眼亂,轉眼2018過了一半,沒認真看過甚麼,直至遇上紀錄片《Innsaei》,猶如當頭棒喝。

《Innsaei》談的,是「直覺的力量」。當中有個觀點,頗有趣:今時今日,我們總是把干擾(distraction)當作娛樂(entertainment)。

此話何解?我猜,就好像本來要看節目,最後看了節目表單。又或明明要whatsapp某人說某事,一click,300個未讀訊息彈出來,一一回覆後竟忘了本來要跟誰說甚麼。

更恐佈的是,我們竟漸漸愛上了干擾,並將之當作娛樂本身。問心,拿着搖控麻目地轉台,很減壓,不是嗎?忘我地覆WhatsApp,很high,不是嗎?

干擾式娛樂,跟直覺有甚麼關係?直覺不等於情緒。直覺是因爲專注而來的頓悟。「叮一聲」,像創作人靈感到,或科學家破解密碼,剎那心水清,豁然開朗。

相反,干擾式娛樂,就是被干擾牽着走,還樂在其中。在資訊的大海中遇溺,愈墮落愈快樂,日子一樣開心過,人類世界也再無突破。

2018年7月6日星期五

小學雞 MindUp(下)


上回提及英國的「MindUp Programme」,讓初小學生一天三次進行「Brain Break」,集體冥想5分鐘。

直覺告訴我,它的最大好處,或許還不是情緒或行為管理,而是,面對未來世界,MindUp實乃孩子們的唯一出路。

有說廿年後全球八成工種會被淘汰。也就是說,今天我們所教的,他日小朋友們長大了,是完完全全不管用。搏老命「以有涯隨無涯」傳授知識,壓根兒是走錯路。

下一代面對那個沒有先例的環境,就像原始人必須由零開始發現世界。回歸基本步,最重要的,不是炒冷飯的知識,而是最敏銳的直覺和洞察力。

牛頓在蘋果樹下發現地心吸力;阿基米德因為洗澡得出浮力理論;哥倫布探索大海最終發現新大陸。他們靠的,除了科學和數學,更重要的,是跟大自然和生活接軌的「福至心靈」。

這些靈感,從何而來?如何跟陌生而未可知的世界建立感通?前設就是:「mindfulness」。

世界陌生,人也一樣陌生。以前,我們只跟親戚朋友同事相處。未來,世界再無彊界。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陌生人一起互動,先別談交流知識,如何互相代入,已是一大難題。

聽說,MindUp的小學生,就連聽「三隻小豬」的故事,也不能輕率標籤狐狸是壞蛋,而必須明白狐狸也需要覓食。每件事,先別輕言對錯。理解,才是共識的出路。而Mindfulness,不正是同理心、慈悲和愛的最重要基礎?

2018年7月3日星期二

小學雞 MindUp(上)


自從數年前第一試嘗試禪修,我一直在想,有無可能把它帶進課堂裡?

想像一下,嘈到拆天無時停隨時自high的小頑童,忽然集體靜心,合上眼,感受一呼一吸的節奏,這個畫面,是多麼詳和而震撼!

禪修來自東方,卻被西方教育發揚光大。英國有套「MindUp Programme」,讓初小學生每天大清早、小息和午飯後,進行「Brain Break」。鐘一敲,齊齊合眼冥想5分鐘。假以時日,孩子們的專注力和學習動機大大提升,行為問題亦大幅改善。

除了身體力行,也配合知識灌輸。腦袋的運作很複雜,教學卻深入淺出。掌管記憶的儲存區、掌管感受的情緒區、掌管決定的「貓頭鷹區」(因為小朋友覺得貓頭鷹是很聰明的)⋯⋯

小朋友說,MindUp令自己「明明好嬲,也會冷靜,貓頭鷹就不會做不好的事」。例如,從前常常跟弟弟打架,練習MindUp後,某次弟弟弄壞了自己的生日禮物,他停了半秒,趕了弟弟入睡房,自己在客廳冥想了幾分鐘,氣下了,事情就過了。

又例如,爸爸常常亂發脾氣。小男生說,不如下次你試試走開一下,冥想一會,然後回來,道個歉,好嗎?爸爸臉紅紅說,起初,做不到。後來,慢慢接受,男人,不該用脾氣來展現權威,男人也可以道歉。他在兒子身上學懂如何做個「更好的男人」。

我們常說教小朋友由家長教育開始,原來要教育家長也可以由小朋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