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星期四

自從有了智能手機


世衛建議 5 歲以下兒童不應使用電子屏幕超過 1 小時,令我想起了一件事。

曾經教過很多高小學生的辯論課。久不久,我讓他們自由出題,辯論最切身的東西。這一條,例必上榜:「高小學生應該擁有智能手機。」

「明樂,你反對高小學生擁有智能手機嗎?」「不。」我答。「嘩!我都話架啦!有手機有咩問題?」眾小孩歡呼。

孩子們很聰明,沒問我贊成否,只問我反對不。我不反對任何人擁有智能手機,卻頗反對某些使用手機的習慣。

未有智能手機前,同學仔會先研究辯題,建立論證框架,擬定策略,才動手去翻書讀報找尋合適素材去「砌case」,製成品結構嚴謹,思路清晰。

自從有了智能手機,輸入辯題關鍵字,屏幕彈出過萬結果,包括某些辯辭範文,其論證粗疏、行文生澀,孩子們卻如獲至寶,不加思索直接套用。

未有智能手機前,等上課期間,孩子們會東拉西扯聯絡感情,偶然發展出經年的友情。自從有了智能手機,等候時各自埋首打機,無聲勝有聲。

未有智能手機前,搞活動的聯絡工夫多,但成事機會也高。自從有了智能手機,不管有人拋出多好的主意,眾人已讀不回、不讀不回、已回不讀,活動大多流產收場。

智能手機,不在乎有沒有,只在乎如何用。它引爆了人類各方面的惰性。做事不求過程,做人沒有責任感,生命也沒有了最珍貴的情感互動。非戰之罪,怪部手機?抑或應該怪自己?

2019年5月27日星期一

想自由別做自由人


畢業季,跟年輕人談出路。年輕人知我是大長散,雙眼放光:正啦!咁自由!

他們對自由的定義是:唔駛睇老闆面色+隨時返/唔返工都得+大把錢駛。

我通常給他們一個尤伯連納式死於做freelancer前的忠告:想自由,千祈唔好做自由人。

道理好簡單。若你覺得老闆/客戶會迫瘋你,自由人同時面對多個老闆/客戶,能不發瘋?若你覺得打一份工已工時太長,自由人打十份工,工時可短到哪裡?

自由人做到burn out的大有人在,長期糧尾的也不少。真正的自由跟聘用形式無關,關乎議價能力。

若你有套功夫,打片天下無敵手,那麽恭喜你,全世界都會調動所有條件來遷就你。你大晒,最自由。

但現實是,大部分情況下,莫道你在選擇人,人亦能選擇你。溝通與妥協是藝術,各取所需是結果。

所以,如果你有個相處得來的老闆,給你的差事又未至於浪費青春,還準時出糧,荀工無take two,請好好珍惜。

記得那故事嗎?小狗嘴裡啃着骨頭,看着湖裡的倒影,就想把對方的骨頭都搶過來。當牠一躍而下,甚麼都找不到,連自己原本的骨頭也丟了!

年輕人聽到這裡,接着推論:即是返工或做自由人都不自由,老竇大把就最自由。

好,作文題目,「假如我老竇係誠哥……」 ,但抱歉,不見得小超人和小小超就「唔駛做,好自由」。與其日理萬機,我寧願清茶淡飯做自己。

2019年5月25日星期六

絕望中的U-turn


上回提及,同齡的友儕,近年紛紛愛上DIY。

耕種車衣做手工,不一而足,不亦樂乎。生活裡添了樣細藝,不足為奇。奇就奇在,統統是轉死性之舉。例如,由年輕時凡事怕煩,到一把年紀無野搵野搞,由零開始慢慢砌,這個U-turn,好突兀,也好搶眼。

180度轉變的,又不止興趣,還有生活習慣與步調。四肢不勤的忽然去跑馬拉松;夜貓子忽然變身早起鳥;食肉獸忽然茹素;無事忙忽然戀上慢活…..

通常,是一伙人當中,有人首先發難,眾人或讚嘆或側目。「駛唔駛呀?」「勁喎!」久而久之,傳染病般,U-turn變成新常態,就輪到落後者被圍攻:「你仲未咩咩咩呀?」

我一直以為,這種U-turn,不過是人到中年,開始關注健康的自然轉變。但放眼四周,比我們更老卻活得更放肆的也大有人在。是以這種求變的肉緊,或許不是身體需要,而是心靈需求。

記得某次,偶遇一位舊友,素來有點胖的她,明顯清減了。我求教她減肥成功之道,她給了我一個前無古人的答案——

「近年香港衰到貼地,奄悶到一個點,覺得甚麼都不由自己控制。把心一橫減肥,自己的體重竟然真的可由自己操控,好爽!心諗,世事其實無想像中那麼絕望。」

既然改變不了世界,就由改變自己開始。U-turn的意思就是,找出自己認為「一世無得救」的絕望區,大大步衝出去。方發現原來我們可以改變的,比我們能夠想像的,都要多出很多。

2019年5月24日星期五

DIY與無力感


母親節,人生首次,做了個手作花束送媽媽。這件事,對一般人來說,無甚大不了。但對自小美勞拿丙等的小女子,卻堪稱創舉。

近年,不知何故,有鋪癮,能做的,都想自己動手做,送禮自用開心share。最有恆心的,是每周落田,親手種有機菜,無農藥,賣相不算靚仔,勝在健康,偶然豐收派街坊,已經開心死。

好此道的,好像又不只我。近年同齡朋友紛紛愛上自家製,以前臉書充斥旅行和美食照,現在卻多了很多手作分享。

新聞系舊同學尤其創意滿滿。好像法蘭西絲,深居簡出,持續耕作,時而見她醃製一地浩瀚的泡菜,時而發現她在自釀梅酒,山居歲月,自得其樂。

還有阿Miu,天生我「裁」,靚布靚衫在網上引死人,行家排隊落柯打。有一回舊同學聚會,眾人戴起花碌碌的「Miu’s Collection」圍巾,看得缺席的我好生羨慕。

我們人到中年來搞手作,身邊長輩得啖笑。老媽說:「DIY,有咩出奇?我地以前窮,咪咩都用手做囉。」

奇就奇在,以前為了省錢才動手。後來為了省時間又寧願花錢買。又後來,我們竟用更多的錢和時間,傻更更去經歷這個近乎神聖的創作過程。

我也曾自問,從前最怕煩的我,幹嘛忽然愛上DIY?或許,能把自己的想法與慾望盡情表達,過程中擁有全盤掌握,相對身處外在世界諸事無力,感覺份外清爽。

當心裡感受的、腦裡想的、手裡做的,連成一線,有種超越生產成果的內在喜悅。

一場療癒後,又再撲進那個無底的現實黑洞,重新搏殺。

2019年5月14日星期二

代你焦慮


許皓宜的新作《情緒寄生》中,最為人樂道的,想必是關於「兩隻刺蝟」的比喻:

兩隻相愛的刺蝟想擁抱取暖,但靠得太近會刺傷對方,只有不斷挪移位置——想講的,是一段關係中的恰當距離。

但此書最引起我興趣的,是關於不恰當距離的分析,作者稱為「融合效應」,我覺得更直白的說法是「代你焦慮」。

當我們愛一個人,情緒會自然跟對方融合、被對方佔據。於是當對方狀況稍有不穩,我們會比對方加倍焦慮,急於為對方解決問題。

「看似為了你,其實是為自己」——幫對方的出發點,是為自己減低焦慮。太多皇帝不急太監急的例子,都能解釋這個現象。最典型的就是虎爸/媽與港孩。

太愛孩子,情緒自然連結,然後當孩子看似在發呆,做父母的就已焦慮到不得了,甚麼都仆心仆命率先為他去完成。

久而久之,孩子要不接受了「我無左佢地唔得」的前設,從此當個群腳仔;要不決定掙脫「為你好」的枷鎖,引發另一場家庭風暴。

當然「代你焦慮」又不止於親子關係。夫妻亦然。很多人不也是在「硬食」對方因為焦慮而做的種種「為你好」?

也有更多人到了婚變才發現,原來窮一生去為對方做的一切,統統都只是自己想做,而不是對方想要的。

「代你焦慮」的真正出路,不是解決對方的問題,而是處理自己焦慮的源頭——情緒融合至失去了自己。畢竟一個人光應付自己的情緒就很不容易了,何苦把別人的一份都摃在背上?

2019年5月13日星期一

情緒的脈絡


如果你是位媽媽,帶着稚子到濕地看可愛的招潮蟹,寶寶卻哇一聲哭得魂魄都掉了出來。你會怎麼辦?

打道回府?跟寶寶解釋招潮蟹不會害人不用怕?叱喝收聲不准哭?

《情緒寄生》的作者許皓宜,卻選擇了對女兒那不合比例的驚恐反應,作出了抽離於濕地現場的思考。

她細心回溯每個令女兒恐慌的處境,終於發現自己夫妻關係不穩,才是女兒欠缺安全感的源頭。招潮蟹不過是觸發點,把女兒過去不曾被安撫的情感,毫無邏輯地引爆了出來!

讀着《情緒寄生》,最大的領悟是,「情緒往往不只是當下的感受」。當問題似乎是A,它99%其實不是A。若只處理A,既徒勞,更可能令對方覺得不被理解。

又例如妻子覺得丈夫黑面,可能跟丈夫無關,只是她想起了小時候父親的權威兇惡模樣。丈夫投訴妻子像魚干女,也許只是妻子令他想起母親對自己不夠溫柔。

「情緒背後必有脈絡可循」。原來,學習相處,先要學習不要平面看待事物。

做得到的話,我們都能對自己寬容。跟別人相處不來,不一定是自己不夠好,往往也牽涉很多「歷史因素」。

同一時間,也可對別人寬容。別人就算傷害了我,未必是惡意,泰半是他過往的經歷令他被困於某種「內在邏輯」中,形成了他的行為模式。

明白了這一點,被傷害的痛楚已大大減低。而在心平氣和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更真實地溝通並化解矛盾。

2019年5月8日星期三

當我們一無所求只為立此存照


上周日,走在遊行隊伍中,不用大會公布都心知這是傘運後人數的新高。

回歸廿年,我們由社運效能感的高峰掉進谷底,然後好不容易收拾心情,用嶄新的視點重新走出來,那感動難以言喻。

高峰是甚麼?03年23條,50萬人走出來,條例擱置了。07年泛民合力創造有競爭的特首選舉,成功了。12年反國教,國教徹了。這些經驗,不斷鞏固香港人最熟悉的功利主義:因為會有改變,所以行出來,。

然後,雨傘運動開始了也被清場了。當我們合全城之力都撼動不了政權,我們的社運效能感卻被徹底轟散。

傘運後大家唸茲在茲的無力感,多多少少是建基於我們對於成本效益的迷思。成本是抗爭,效益是改變。無改變即是白做,不如不做。

但是今天,我們都已很清楚,行出來,會有改變嗎?無。但不行出來更好嗎?不是。那麼,行吧。不為甚麼,只為告訴世人我們的價值。過程,已是結果。

當我們一無所求只為立此存照,就是最絕望的形勢裡的最大希望。當我們一無所求,就沒有任何條件可以令我們噤聲,也再沒有人可以把我們打退。

由「行了白行」過渡至「不行白不行」的心態,是香港人在這些年的風風雨雨中,最真實的成長。走出來,走下去,但一無所求。

那天,到了終點,聽說很多人還未出發。我回望那不見尾的人龍裡一個個黑壓壓的人頭,心裡有種莫名的激動。香港人的鬥志回來了!

2019年5月7日星期二

如何如常


執筆這刻,佔中九子剛被判刑。雖是意料中事,也不免難過。同路人互相打氣,都說在多事之秋更要生活如常,緊守崗位。

然而,如常,很抽象。無風無浪的平凡日子,你會分不清日復日是如常地hea,如常不問世事,如常讓時日溜走⋯⋯抑或,真的在平凡日常中修練心志,靜待關鍵時刻,當仁不讓。

要做到後者,其實要好好處理五年來積累的傷心、憤怒、仇恨⋯⋯這一課,好難。想起一行禪師說過這故事:

少女被海盜強暴後跳海自盡,人們對海盜痛恨不已。禪師卻說,站在少女這邊很容易,一槍幹掉那海盜就行了。但是,海盗何以變成一個強暴者?那個強暴者的煉場,又是如何形成的?

流行心理學中,也常有這說法:一個惡意攻擊別人的人,心裡必先承受比受害者強大百倍的創傷。所以攻擊者往往也是個未能自救的受害者。

聖經故事裡,耶穌被釘十字架,臨終前對上帝說,神啊!寬恕他們,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極權,其實也是一種強暴。無惡不作的國家機器,裡面充斥被權力、名利、私慾俘虜的「壞了的人」。面對他們,我們不需懷抱仇恨,只要慈卑與憐憫。想到了這一點,對今天的結果就比較容易接受。

然後回歸日常,方明白生活如常就是,在自己的範圍內,化解「受害者變成加害者再創造新一輪受害者」的無限循環。世事本無互相對立,萬物只有互相依存。不論在哪個位置,總有些事情,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2019年5月3日星期五

堂弟的一人暮らし


「一人暮らし」,幾乎是大部分日本年輕人的人生必經階段。

大學畢業,家鄉沒有工作,離鄉背井到大城市求職,展開一個人的生活。

日劇看多了,你會想像,「一人暮らし」就是有間精緻的studio flat,在開放式廚房煮簡單美味,夜闌人靜收到那誰的訊息,譜出東京愛的故事……

諗。多。左。在東京上班的堂弟,是「一人暮らし」的現實版。棲身數疊榻榻米的窩居,朝7晚11天天加班,回家和衣倒在床上。飯不煮,水也不煲,只喝膠樽水。愛的故事?熱戀對象是周公。 

如此生活,晃眼十年。這一年,置業了。新居比原來的住處大三倍,有房有廳還有客房。我問他,當業主,興奮不?他聳聳肩:「無特別,反正只回家睡覺。」

十年來升職加薪,工時變本加厲。錢解決得了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全自動智能家居,主人上班開工,吸塵機也自動在家開工。

洗衣機用手機app搖控,自動量重並配給洗衣劑,洗乾一take過。算準時間下班回家收衫,衣服不會皺也不用燙。

電燈更有趣,按一個掣「おまかせ」,光暗冷暖色調自動調較。有時,睡前忘了關燈,電燈就自動由晚上的昏黃燈光,漸變成配合日出的白光。還有十項全能的微波蒸煮焗爐,甚麼菜色都能做。堂弟卻仍是天天杯麵加薯片當晚餐。

相比從前的窩居,新居更名符其實是「回來睡覺的地方」,因為連家務都不用做。全自動的智能世界裡,「一人暮らし」,就算沒有愛情故事,至少有大把機械人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