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星期五

非誠勿擾


2021年的最後一天。

兩年間,失去了太多,領悟了不少。從未如此深深體會,每一天也可能是最後一天。In every sense。從此,人生主旋律,再也離不開四個字——非誠勿擾。

非誠勿擾。是以不為免費所動,包括免費資訊。免費的東西最貴,不只時間成本,還有心理成本。因為永遠不會知道,植入式價值是否我真心想要的價值。

非誠勿擾。是以不妨少賺點錢。經濟學說,打工的機會成本,是打另一份工的人工。但人大了你知道不是。打工的機會成本,是不用打工的時光。錢可以買快樂,但更多快樂錢也買不到。快樂,才是做事最終極的量度單位。

非誠勿擾。是以不妨多花點錢。以前會擔心揮霍的後果,現在有了「誠」這個門檻,值得花錢的事已剩下很少,難得遇上,大大力支持。

非誠勿擾。是以不跟不值得的人交往。慣性遲到、偶然爽約、長期不應機的,抱歉,生命太短明日無限遠,何苦勉強相見。

非誠勿擾。是以從此只做正確、開心和不後悔的事。不後悔不等於舒適或容易,多艱難但值得就好。

執筆這天,是另一波黑暗的日子,看來不會隨 2021劃上句號,搞不好2022還未到戲肉。忘不了的,卻是當事人那山崩於前不動色的從容就義。

近年流行互相祝福一生平安。這陣子總算明白,真正的平安,無關乎實際處境。不管在本地還是海外,身處城外抑或牆內,內心平安,也就是最大的平安了。

2022年,大家一起自在而真誠地活着。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12月27日星期一

放假


這一兩年的假,放得特別尷尬。

「無得去旅行,放假都唔知為乜」——是很多人的心聲。放假就是真.休息這觀念,對香港人來說,仍陌生,還未慣 。

放假要有個放假feel。既沒有剛開始的興奮,也無快要結束的焦慮,neither here nor there 的平靜如水,煞是囉囉攣。時間騰空了,心態有點餘裕,情緒卻又有點悵惘,人有點慵懶,然後一年又是如此這般過。

唯一感恩,倒是多得疫情,錯有錯着,促成了很多難得的相聚。

從前過時過節,無人留港。平日又各有各忙,感情再要好的老友,一年吃不上一頓飯,都屬等閒。

如今,全世界坐困愁城,行出街,隨時踫見三幾個朋友。香港地少人多,去呢度去嗰度,撞口撞面,都是熟人。陳生,乜又係你?!

相請不如偶遇,擇日不如撞日。無處可逃,不如互相取暖 。反正遲些未打齊針可能連飯都無得你食。就算打了針,心知亂世相聚,見一次少一次,食一餐少一餐,每一餐也可能是最後一餐。

時局蒼涼,無穿無爛齊人食餐飯,真的不可take for granted。從前只道有聚才有散,如今明白,正因害怕離散,所以相聚。

不肯定是否人到中年所以戀舊,這陣子我輩中人總是忽爾心血來潮,找回識於微時卻又失聯已久的故人,「嗱起手」個個識咗幾十年,仿彿只有如此,才能抓住那個似曾相識的真正的自己,好好記住這個成長地。在相忘於江湖之前,一起話當年,無語問蒼天。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12月23日星期四

先例的迷思


Client跟我分享夢想。

對你來說,要達成夢想,最需要甚麼?我問。猜猜多數人怎麼答?

資金?人脈?運氣?百樂?伙伴?土地?

都——不——是。命中率最高的答案是——例子!

Clients多為70或80後,人生下半場,滿腦夢想,但大多得個諗字。唔想行,唔知點行,無人行過唔敢行。

多辛苦也不怕,就是不要trial and error——是人到中年的共同情緒。未行第一步,已經要看到最後一步。任何事,若無先例,唔慌好嘢,多數瀨嘢,三思,最後不行。

Clients自命性格使然:可能因為我份人好小心/好穩陣/好怕錯/好無安全感⋯⋯

然而天曉得所謂性格,實乃時代的產物。50、60後,少談先例。想當年拍手無塵、白手興家,乜都試,老子就是先例。90、00後,生於亂世,明白變幻才是永恆,世事,今日係,聽日就唔係,誰信先例?

只有70、80後,一出世,已註定是生產線上的罐頭。青雲路,跟着走,讀好書,打好工,賺到錢。經濟增長,配合超穩定社會結構,成王敗寇,孕育不要問只要信、肯做肯捱守規矩,卻也最默守成規的一代 。

如今,一下子要脫離範本,從頭來過,想起都腳軟。自覺生活奄悶想突破,但無先例又不敢做第一個 。中年人,in a way,是最rigid的一群。

係,好老土嗰句,中年人對先例的迷思,是——社會既錯。但既然一個人的價值與信念,來自社會。當社會變了,跟着變也無不可。我們比上更有體力,比下更有歷練與智慧,如果他們也不需先例,或許我們也沒有想像中這麼需要。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12月19日星期日

食麥皮的修練


自從要開始控制飲食,吃這回事,就由樂趣,變成了交功課。

對,完全是小時候天天放學有十份功課,九份都好討厭,只有一份喜歡的那種感覺。

每天十多份指定的奶菜果肉五穀,不但不是心頭好,有時更是厭惡之選。通通啃下後,已無空間吃喜歡的東西。果了腹,但味蕾空虛,心不安,人煩躁。

厭惡之最,又要數麥皮。傳統的牛奶雞蛋麥皮,我會形容為:一堆浸濕了的爛紙皮跟白膠漿搞在一起!

何況雞蛋是本人至愛,豈可用來餸麥皮這麼難吃的東西?本人也不嗜甜,麥皮加水果、乳酪,甚至白糖,都非我杯茶,點搞?

然後想起從前交十份功課的日子,變通方法,是公器私用。例如做project就研究自己的偶像,讀書報告只挑心儀作者,連寫書法也乘機抄歌詞⋯⋯肆無忌彈,好有快感!

既然如此,麥皮該也可被借殻上市?

原粒轉為磨碎燕麥片,即沖即溶易入口。甜轉鹹,至愛湯底輪流登場:大蕃茄熬濃湯 (順道解決「菜」這項功課),或粟米冬菇炸菜切粒加蔥花,也可用芫荽配魚片或鮮牛肉配昆布,吃素就是紫菜豆腐或南瓜紫蘇,再懶一點也有現成關東煮、麵豉湯、羅宋湯、松茸吸物,甚阿媽的老火湯⋯⋯

餸頭餸尾,變出驚喜。睇心情左配右撘,偶有佳作都會沾沾自喜。製成品味道介乎鹹豆漿或生滾粥之間,而兩者本來不正是我的至愛!

轉眼數月,竟然捱到。領悟是: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make lemonade。 當你只可食麥皮,那就弄碗撚手鹹麥皮。いただきます。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12月15日星期三

我仲有無得變


「我呢個年紀,仲有無得變?」人到中年的life coaching clients,大都有此一問。

點可能無?!

查實世界天天在變。卑微的人類,情願不情願都會跟着變。 「我仲有無得變」是偽命題,實情是「想唔變都唔得」。既然如此,咁,點變最威水?

中年人慨嘆無復當年勇,只會變差,再難變好。其實甚麼是差?甚麼是好?

人生的起步點,通常是由自己的專長或學識開始的。是以年輕時所謂進步,不過是順勢而為,再加幾錢肉緊,勤力點、堅持點、搏盡點,然後順利上位,平步青雲。溫室小花,徒然自我感覺良好。

中年之變,卻往往直接挑戰自己的死穴。例如一個專業技術已爐火純青的人,忽然升呢要做管理層,卻不善領導或社交,點搞?

唯一方法,就是突破心理安全區,跨越那看似攀不過的山頭,方有另一片天地。過程,難到嘔,非因不習慣,而是——我們總是用從前的尺,去否定今天的自己。

「點解後生時乜都做到,依家乜都唔順?」中年人忟憎浮躁,壓根兒忘了,現正經歷前所未見的高難度動作。BB班與博士生,怎比?

年輕是踩油上坡的變。中年卻是轉跑道的變。從前借天賦上位,刻下靠突破蛻變。後者,難十倍,也厲害十倍,不是嗎?

大部分人,以為自己「無得變」,始於心急求成,自我質疑,繼而自我局限,終於自我放棄:算吧啦,早知唔試!都話唔得架啦。

做人,無論幾多歲,肯踏出一步去變,已經很了不起。比耐性、比心機、比掌聲自己,一直走到尾!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12月11日星期六

從何時起,提與被提,已是生活日常。

朋友爽約了,理由是:「見你無再提,以為唔係。」

跟客戶相約下次見面,對方問:「之前一天你會提提我嗎?」

開食肆的朋友說,店舖要專門預留一位伙記,每天花1小時不停打電話確認訂枱。不然屆時食客放鴿子,血本無歸。

搶眼球、搶注意的年代,人提你不提,好蝕抵。這些功夫不能省,客戶忘了你,喊都無謂。

提醒無孔不入,是生存需要,卻也是滋擾。提人的浮躁,被提的心煩。

對自僱人士來說,尤其困擾。每度電話響,通常心都離一離,以為生意到,條件反射腎上腺素飈升,擺好陣勢微笑開腔:「喂?」

然後,一把嬌滴滴女聲:「小姐,你好呀,提返你今晚book左張4人枱,7點鐘,到時見丫......」

作戰mode頓時變成洩氣皮球,由太空返回地球,然後完全忘了,咦,剛才我本來在做甚麼?

這些電話,一日十幾廿個:訂枱食飯,預約醫生,訂貨送貨,各式服務.....

有些公司不打電話,改用短訊,一樣要逐一回覆。也試過約朋友,對方說,我給你發個google invite吧。吓?!不是剛約好了嗎?怎麼又要再覆invite?

因為,要用google synchronize所有事情的calendars。朋友下刪一萬字解釋......

懶人如我,最怕簡單事情複雜化。想AI提你,你又得先輸入知會AI。你提我,我提你提我,你提我提你提我,事事相提何時了?

行走江湖。A promise is a promise。牙齒當金駛,講左就係。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12月7日星期二

活着的藝術


Client送我S.N.Goenka大師的《The Art of Living》,我如獲至寶。

話說多年前參加大師的十天課程,最深刻的領悟,是世事皆有因果:在任何宏觀的整體裡,所有事情都是互相平衡也互相脗合的,這本是大自然的法則。人類覺得解唔通,只因欠缺智慧去看見全貌,又或明明看見卻不願接受。

例如我明明就很努力施肥澆水嘛,幹嗎農作物就是長不大?但我可能忘了,近日打過風,把幼苗都弄死了。所以,關鍵是裝備更闊的心眼去看世界,培養更大的接納去寬待 (包括自己在內的)世事全貌。

裝備,是當年的得着和努力方向。接納,卻是今日重溫大師的足本教學紀錄,才開始懂。兩年來體會太多的無常,如何接納無常即真像?大師說,方法是,從習性的反應中,走返出來。

真正的苦,無關外在世界,而是我們對於外在世界的習性反應。貪瞋癡、愛別離;抗拒或憎恨、貪戀或糾纏;這些都不必然發生,只是我們太習慣如此反應。

跳返出來,靜觀那個被習性騎劫的自己,不需自責(因為這又將引發另一連串負面習性反應),只需確認,這一刻我的確如此,同時相信,下一刻我可選擇截斷反應鍊,因為我才是自己情緒的主人,那麼,習性反應在這個溫柔而客觀的zoom out過程中,自自然然就fade out了。

沒有習性,就無既定;既無既定,也無與之相對的無常,不是嗎?如是者無常只是生命長河裡流動的水,帶我們經歷沿路風景。擁抱而不執著,珍惜卻不戀棧,已不枉活過一趟。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12月3日星期五

中女是一道無題的作文


Webinar《單身中女搞移民,係咪身痕?》之後,跟不少參加者進一步單獨探索,大家異口同聲: 中女最大的資產是自由。但自由也是中女最大的拖後腿。

中女只有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但也正因只有自己,唔變唔駛死。有細路的阿媽,唔為自己諗都為個細路諗下,上山下海跳崖都要 make things happen。中女嘛,遲啲先、諗下先、瞓左覺先、有心情先⋯⋯拖延症的幕後黑手,說穿了就是——恐懼。

中女不受覊絆,亦無牽掛,格外不知所措。正如無題的文章最難寫,無標準答案的考試最嚇人。當結婚、生仔、事業再上位這些主旋律都不再適用於自己身上,中女像艘甩了錨的船,在公海浮下浮下,自信心缺缺,安全感欠奉。

郁唔到、無衝勁、無熱情、奄悶、攰,想take個break 又唔敢,想變又唔知點變,人生下半場流流長,點搞?好想要答案。問題是,連題目也沒有。但其實,點解要有答案?

半杯水的道理。中女看見自己的疲累、脆弱、惶恐,看不見自己的空間、彈性、歷煉與天地。中女介意自己在主流裡沒有了位置,但天曉得最不需要主流認同的,就是中女。平凡是福、衣食不愁的中女,何苦以社會的尺去量度自己?

熟悉玄學的朋友說,九運是中女的天下。搞不好是因為,當全世界禮崩樂壞大洗牌,就是那道無題的作文。隨心而發,揮筆疾書,自成佳作。奮力一拚,重新尋覓追逐夢想,倒也進可攻退可守。別人不認同你,或許只是他們都沒有你的餘裕。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