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星期一

風不息

這種叫人不寒而慄的感覺,究竟是何時開始的呢?失憶的我,粗略估計,差不多半年了吧。

李克強訪港,引發港大風波。警方粗爆執法,校方無力反抗強權,卻又不能完全置身事外。群眾鼓噪,當局沒有收歛,倒是校長被拿來祭旗,不獲續任。

區選一役,反對派兵敗如山倒,有人說是「阿爺發功」,遭群起而攻之。不出幾星期,戲劇性反彈,爆發種票疑雲。原來,幕後確有操控。

這邊廂,立法會動議辯論反對「官媒」取代新聞自由,遭到否決;那邊廂,連官台的吳志森、周融也不獲續約。

自從傳出「頭條新聞」將被腰嶄,「節目調動」已是意料中事。只是,想不到率先被開刀的,是「自由phone」而已。

周融尚算親政府,一樣無得留低。有人說是各打五十大板的平衡,有人說是為了分散注意,淡化輿論對吳志森的同情。我比他們都想得更壞。

周融是自已人,卻不一定服從指示,「事先張揚的廣播處長招聘記招」是一例。當棋子,也要當一顆聽話的。不然,一樣不能生存。

處長甫上任,名嘴就被解僱,也不怕影響自已的聲譽。因為,香港人深明大義,這個AO,不過是來執行任務,非戰之罪。23條一役的葉劉,有版你睇,今天,不都已成功翻身了?

噢,講開又講,民建聯最近建議,不如重新就23條諮詢,大眾,都好像沒有太大反應了。

以前,要統戰,尚且猶抱琵琶半遮面,現在是赤裸裸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溫水煮蛙,都嫌費時。大局在我手,快刀斬亂麻又如何?

自由風,吹走了,彷彿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葉知秋。言不盡、風不息,天涼好過秋。但願這一切,是我小人之心,想多了。

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

大日子

早前,不少新人爭崩頭去搞「六條一婚禮」。2011年11月11日,婚姻登記處一早爆棚,証婚律師也賺個盤滿鉢滿。

聞說,那是因為意頭好,喻意一生一世。不記得2009年9月9日是不是一樣受歡迎,也可解讀成長長久久吧?

回心一想,又好像跟意頭無關。計劃結婚的朋友告訴我,2012年12月12日也是手快有手慢無,因為日子容易記。

易記,真的那麼重要? 如果是電話號碼,還可以理解。但一生一次的婚禮,有心的,自然會來,那怕是甚麼日子。

擇日,有時選個冷門點的,反而好。無其他人擺酒,招呼都好一點。慶祝周年紀念,又不用跟人爭訂枱。

人人都選的日子,是不是好日,我有懷疑。有時,人人都做的,是不是一對新人的真心意願,我也好奇。

「來來來,飲過呢杯茶,外父靚仔過劉德華!」、「阿姨飲深d,買多兩個LV!」……新人一邊奉茶,攝影師一邊說的爛gag,究竟是搞氣氛還是搞壞氣氛?

「買餸煮飯我做先;比足家用無拖欠;總之你話點就點,愛你一世永不變……」── 打油詩般的「愛的宣言」,新郎叫得聲嘶力竭,原來是網上下載回來的,究竟是不是新娘子最想聽的?

婚禮影片,愈拍愈唯美,手法卻也愈見熟悉。慢鏡重播媽媽為女兒的鮮紅裙褂拉上拉鍊的一刻,很感人。最後定鏡剩下一雙合巹交杯,很有意境。但新人或許不想知道,其實陳李張黃何的影片,都是由一式一樣的技倆去堆砌。

婚禮對新郎新娘來說,是個獨一無二的大日子。想添點特色,但千尋百訪,能找到的,都只是預設好的套餐。

當特色變成公式,新人只是沒有選擇的演員而已。當情趣淪為繁民褥節,最後苦了的,恐怕還是一對新人。

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

三根煩惱絲

踏入每個年齡,總有些轉變要適應。大部分轉變,雖然避不了,總算心中有數。

例如三十過後,責任大了、家累多了、體力下降了,都是意料中事。小病手尾長,大病久不癒;少吃會餓,多吃會胃氣脹;不睡大腦當機,睡多了又頭痛。健身、護膚不敢懶;無錢怨窮,有錢又未必有時間花。

都有心理準備的了。然而,有一些,卻比想像中來得更早,殺你一個措手不及,例如──白頭髮。

其實,我並不討厭白髮的,反而覺得別有一份魅力。以前看任志剛那一頭華髮,就覺得簡直是智慧的象徵,說句話也權威點 。

撑港台的麥麗貞,每次出來替員工爭取權益,一頭白髮,為她添了不少工會領袖的風範。如果染黑了,就不夠氣勢。

當年的《白髮魔女傳》,魔女淒美而神祕,除了因為演的是林青霞,也因為那瀑布般的白髮,嫵媚中見傷感。人有戲,那假髮都有戲。

白髮,不用一頭都是,只有一绺,也煞是有型。我常常想問李純恩,他額前那伶伶丁丁的一绺白留海,究竟是天生抑或「highlight」回來的。

我也有額前的白髮,但不像李純恩,反而像Q太郎。因為,不多不少,只有豎起的三根,在最當眼處,銀閃閃的。別人一眼看見、上鏡極之清楚、拍照借位都避不了。

掙扎應否染髮,可我從來疼惜頭髮,不愛染不想電,寧願接受十年如一日的老土髮型,總不成為三根白髮破戒。

略懂中醫醫理的朋友說,這種「局部地區性額前白髮」,好明顯是腎虧脾虛,嚇得我胡思亂想,愈發諱疾忌醫。

難怪人們都說,頭髮,是三千煩惱絲。看來,不用上三千,只有三根,都已夠你愁。

2011年11月19日星期六

「高水平」

高志森先生在11月14日的明報回應拙文《春天的明天》。反覆仔細拜讀後,我猜高先生最感被冒犯的,是他認為:閣下不喜歡不打緊,但因此呼籲大家罷看春天的製作,實在於理不合。

對於這「呼籲罷看」的指控,高先生實在言重了。我一直都是春天的捧場客,過去十六年看過逾20齣劇目,本地的有,香港以外的有,初期、中期到近期的都有。我也曾在拙欄寫過很多觀後感,有讚有彈,而且相信日後還有機會買票捧場。

如果本人都去捧場,又怎會呼籲觀眾罷看?然而,正正因為一直支持,才愈發察覺製作水平的變化。的確,春天近年不少演出,都予人無復當年勇之感。

例如同樣是寫人物,由《南海十三郎》到《阮玲玉》到《旭日》,人物的多面性以及描寫的細緻程度,相差甚遠。又例如同樣是歌舞劇,從前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有故事有結構也有動人處,但後期的《蔓珠莎華》,不過是借巨星之名,翻唱幾十首名曲,連主題都談不上。《容易受傷的女人》亦然,戲中兩條主線,完全扣不緊。還有好些其他劇目,都是流於綽頭有餘而內涵不足。

高先生應該很清楚,在香港,一個劇團要生存已非易事。春天卻有最好的條件,如知名度、人脈網絡、經濟實力等等去發展藝術,觀眾對之有要求,很自然。劇團賺了很多錢,製作卻沒有進步,作為觀眾,不過是把失望依心直說而已。

我猜,一個劇團最想要的,是真實的意見,對嗎?將心比己,假如讀者告訴我,他發現我的作品每下愈況,我謝謝他也來不及。因為他啟發我去思考、去進步。或許人到了某個高位,能接受的,就只有奉承與讚賞。然而,一個多元社會最寶貴的是甚麼?我相信,是包容異見的雅量。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一個選民的反思(下)

今屆區議會選舉,很弔詭,事前完全無氣氛,事後的討論卻熾熱得不得了。

我沒有興趣分析賽果,各人有各人的解釋。反而想趁議論紛紛,重新研究一下,某些人人掛在口邊的現象。

有人說,建制派有資源,可以出動蛇齋餅糭,並啟動選舉機器,所以勝出選舉。

有資源,真是一個問題嗎?

如果某黨派有資源,可以聘請許多全職僱員去服務社區;也可調配人力物力,為街坊噓寒問暖;甚至透過社區關係,去建立信任和友誼……因而得到市民支持,很正常;得到選票,當然亦不足為奇。

不論用任何方法,贏了就是贏了。市民沒有責任鋤強扶弱,市民絕對有自由選擇有資源的候選人。

如此想來,有資源,真的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在一個政治制度中,誰會得到資源?資源又是從何而來?而這個機制本身,有沒有其他副作用?

資源,通常有兩個來源。一、當權者為了鞏固管治而投放的資源。二、其他人士的捐獻,而一般來說,金額會隨着執政的機會而增加。有機會「揸旗」的,想來靠攏的人多,捐款也多。沒啥機會的,就只得有心人能力範圍內的零星捐助。

如果一個地方的政權有機會定期更替,政黨輪流執政,那大家的資源,不會相距太遠。反之,在完全沒有執政機會的情況下,就只有願意跟從權力核心的一方,才會得到更多支援。

因為服從權力所以有資源,有資源才能服務社會,有服務於是有選票。而要保住資源,就不能跟權力核心對着幹。有資源,甚麼都好。唯一的代價,是失去了對權力的制衡。

有資源的人來服務我,我高興都來不及。但想深一層,就明白潛藏的隱憂。很多事情,真的不能抽空去理解,最終都要回到整個制度上來。

2011年11月13日星期日

一個選民的反思(中)

J:

我三天前在拙文提及,有興趣思考每次選舉中,每個選民的投票動機。你反問我,如果任何人投的票都是真心選擇,單憑印象、甚至情緒去選擇有甚麼問題?當代的選舉政治,不正是靠觀感的一門掌權藝術嗎? 

嗯,這個原則性的問題,值得探討。首先,我覺得任何人都有權用任何方法投票,這是自由社會的大前提。我也同意你的觀察,印象式投票從來都是政治常態。

然而,你形容的,是目前現實的運作。我想講的, 是應該追求的理想。我們活於現實、明白現實、也接受現實,但並不代表不能抱有理想。

民主,有兩個部分,Democracy in form和Democracy in Substance。制度是form,態度是Substance。你認為有人投票已經很好。然而,許多有人投票的國家, 都會出現嚴重的貪污、貧富縣殊、剝削壟斷、既得利益坐大,甚至政治動盪。去到極端,我也可以送你葉劉的名句:「希特拉也是人民選出來的。」而這,正正是民主只有form而沒有substance的原因。

Democracy in Substance除了包括投票行為, 還有人民的整體社會意識、對公眾議題的關注度、投票前的仔細思量、對當選人的持續監察等等。這些,殊不容易,所以才值得提出來討論。

我相信香港人有能力追求一個更高層次的公民社會,而不是接受「政治就係咁架啦」這個認命的講法。四年一度的選舉,對我來說是個有意義的實踐與提醒。我相信,這種自我提升,值得珍視,對社會來說,也有着一定價值,不是嗎?

或許你覺得,在大眾為了選舉結果互相謾罵之際,突然去研究「民主的理想」,陳義過高。但對忙碌的香港人來說,連選舉期都不說這些,事情一過,就更沒有人關心了。對於這方面的現實,我比你,竟是更加悲觀。

明樂

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

一個選民的反思(上)

申報利益,我支持民主,不屬於任何政黨。對於區議會選舉中建制派大勝,我完全同意任何人都應該願賭服輸。我也不認為動員有啥問題,選舉本身就是少數服從多數的比賽。不記名投票下,我相信任何人投的票都是真心選擇。

我有興趣思考的卻是,當選民投下真心一票,去支持建制派,箇中原因,究竟是甚麼?

人人都說,泛民兵敗如山倒,因為忽視地區工作。但有很多候選人,地區工作有目共賭,一樣落敗。陶君行、曾建成,分別紮根竹園、柴灣多年,連任失敗。陳淑莊在山頂,過去四年有過許多歷任區議員都沒有的政績,例如改善波老道地積比率,為什麼又會敗給自由黨的新丁?

又有人說,民主派只懂喊「民主」,不懂民生。但李卓人爭取最低工資多年,算不算民生?公民黨推動競爭法,打擊壟斷,算不算惠及小市民?

又例如有人指麥國風敗給白韻琴,皆因選民討厭議會暴力。然而,麥國風從不訴諸暴力,也不講粗口,會不會是有些東西,先入為主,搞錯了?

說這些,並不是要為泛民平反甚麼,而是當我們細心檢視每個候選人一直以來的表現,就會發現,事實可能跟我們的印象,不無距離。

然而,投票結果卻往往只是反映某個特定時刻的社會情緒。情緒可以來自一時之勇,又或者個別事件。正如零三年保皇黨大敗,某程度上也是當時反政府情緒的投射。然後,一沈百踩,印象式投票被合理化成分析的論據,繼而被捧為真理。

作為選民,看到出人意表的結果,我最介懷的不是誰輸誰贏,而是投票能否超脫印象式評分,演進成追源索始、看清事實、全面監察後的表態。只有這樣,才是成熟的公民社會。否則,投票再多,都只是一場情緒宣洩的遊戲。

2011年11月7日星期一

十年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 在人口老化的今天,不會太少 。然而,令你甘之如貽、回味再三的,總離不開那傳說中的黃金十年。

而在那十年裡,我們又曾經遇上多少人,天天見面、定期交往,但責任一旦完成,通電話、吃飯、踫頭……可免則免。生命裡的張三李四,從記憶中自動刪除,甚至不會察覺,我們曾經認識過。

然而有一些,不常踫面,但無論過了多少時日,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大家就是火裡來水裡去,都會及時報到。

上周,是我們同屆AO仔的十周年聚會。28個人,除了幾個身在海外的,都到齊了。還有三周便臨盤的J來了。孩子剛出生的N和C,分別拋夫棄妻溜出來了。駐守日內瓦的L,千里迢迢趕回來了。最早離職、闊別八年的S都來了。

當日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今天有的已是出席立法會解畫的常客;有的投身私人機構,姻緣際會又成了政府的合作伙伴;有的避世寫詩;我則爬着格子。有的昔日是戰友,今日變了對手。 一場飯局,像一場誘人的試練。道不同,一樣是好友。君子之交也好,君子之爭也罷。心底裡最珍惜的日子,不常想起卻也不曾忘記。

沒兩樣的面孔、熟悉的笑聲,歲月彷彿不曾流過。除了席間的話題,已由十年前的電影、音樂、逛街、打機……變成了首期、紅酒、生BB、選幼稚園……而我忽然想起,六年前離開政府,眾人也一起開過歡送會。大家拿着彩筆和手工紙,起勁地在大畫冊上給我剪貼留言,再糊上保麗萊合照。那些照片,奇怪地今天仍未褪色,就像腦海裡的記憶一樣。

偶然,一些想加入政府的朋友會問我,離開後,最留戀的是甚麼?十年來,答案只有一個,就是那最善良,也最有情懷的一群舊朋友。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區議員「升呢」

周日就是區議會選舉的投票日。

我總是執着地認為,今次跟以往所有的區選,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將會有「超級區議員」。

這裡說的,不是「超級區議員」將來在立法會內的影響力。反正在分組點票下,有民意基礎的,本來就難以在「功能組別」的分組中以卵擊石。

想講的,是「超級區議員」為區議會重新定位的意義。

區議員,究竟是做甚麼的呢?除蟲?滅蚊?增設交通燈?過時過節派月餅、搞旅行?街坊街里說得出口的,或許就只有這些。不是不重要,但也僅止於此。

這首悲歌,不是沒有聽過的。如果從政是一項終身事業,在香港,能從區議員「升呢」至立法會議員的例子,少之又少。

從前有三級議會,從政還算是有機會拾級而上。由處理地區事務,到市政事務,再到宏觀政策,一個領導者,逐步成長。

今日,在大眾眼中,區議會跟立法會,幾乎是完全割裂的。地區事務,規模小但效益實際。立法事宜,深奧難懂但影響深遠。於是,連帶投票,咱們也是用兩副腦袋去處理。

甚麼遊戲規則,就會得出怎樣的贏家。如果區議員只能靠小恩小惠去食糊,誰會幹大事?而只有地區視野的,要在立法會選舉勝出,又談何容易?

然而,「超級區議員」的出現,某程度上為候選人和選民的狹隘視野,打開了缺口。從此,區議員都應對香港整體發展有遠見,因為隨時可能「升呢」成為立法會議員。往日,他們關心街道清潔、交通擠塞;今天,他們的終極目標,應該是環境政策、城市規劃。

有抱負的區議員,不會只關心地區。有要求的選民,也不會滿足於蠅頭小利。還有兩天便投票,我不斷問自己,這一次的選擇,對比以往,最否該有點不一樣?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這一屆區選

周日便是區議會選舉,然而,氣氛肆地平淡。誰叫跟在後頭的是特首選舉?焦點,都給提早備選的梁、唐搶去了。

多麼多麼可惜。

特首選舉,幾成定局。就算還有變數,都不是小市民如你我能夠駕馭的。

然而今次區選,當選者有機會成為「超級區議員」,這個遊戲,可塑性甚高,視乎如何去經營。

「超級區議員」的出現,無端造就了一個單一議題的全民投票機制。三百多萬選民,人人手執一票,同時表態。這個規模,在香港史無前例,即使是立法會地區直選也沒有(因為每區只有數十萬人)。

幾百萬人一起投票,先不論議題是甚麼,結果都肯定喚起關注。平時叫得聲嘶力竭都沒人留意、沒人討論,這下,公眾關注是贏定了,不做點甚麼,豈不浪費?

三百多萬選民,算你五成投票率,按傳統的六四分,泛民隨時拿着一百萬票在手。議席事小,訊息事大。例如,當一百萬人用選票去爭取普選,肯定好過一百萬次零星的遊行。

一百萬票,儘管不能跟阿爺討價還價,斷估中央也不至於視若無睹,國際社會肯定關心。要推動改變,至少要有聲音、有話題。

不過,要有這個效果,必須眾志成城去推動,而不是例行公事般各有各做。是的,丁點不容易。但如果「五區補選」也可冒天下之大不違,那麼,「超級區議員」不過是循規蹈矩的公決了吧,又有何難?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想說的是,區選,其實真的可以不單是一次地區性的選舉。分別是,從政者有沒有去經營、傳媒有沒有去探討、香港人的視點能否放遠一點。

遙遙民主路,需要一點一滴去累積,而香港的選舉,每次都是「鋪鋪清」。或許,有些東西,必先看得更遠,才能看出它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