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談及,一群在醫管局腫瘤科工作的醫生,一直希望發展寧養服務。
萬事起頭難,何況跟大笨象架構打杖?公帑一分一毫都與成本效益掛鈎,末期癌症病人,從不是投放資源的重點。
有心人只得打游擊。收症密,不忘給病人關懷。擠出時間,親身出診。個別醫院自行開闢日間中心,讓病人互相支援,也方便社工跟進。
效果立旱見影,病人滿意,家屬投訴驟減。拿着這個籌碼去談判,主事人竟然答得這麼坦白:「你儘管做,那一天想停便停。」換言之,就算服務有意義,要正式納入醫療系統?別妄想。
一言驚醒夢中人:長期作戰必須有人才。偏偏,「舒緩治療」的「前途」與「錢途」都不樂觀。
靈機一觸,先向腫瘤科的高級醫生埋手。經濟壓力相對小,錦上添花有話好說。而且有了腫瘤科的基礎,提供紓緩服務相得益彰。猶幸制度雖冷人心未冷,未幾進修「舒緩治療」已成為團隊仝人的自選動作。
有了人,還要配套。在公營系統拿資源,就先要力證資源用得其所。但不落實服務,又怎證明服務超值?多少積極的建議,就是因為這些矛盾邏輯而胎死腹中。
唯有挨家挨戶找資金,終於在年初說服「李嘉誠基金會」,拆資在八間公立醫院成立寧養中心作試點。
結果?中心不用輪籌,病友心有所安,不再事無大小光顧急症室,間接紓緩急症室的人滿之患。家居服務,疏導了病床供應的壓力,大大減低醫療成本。加上情緒支援奏效,病人用藥和療程都顯著減少。
所謂資源考慮,原不是多寡之差,而是流向之別。問題是,誰來關注整體效益?還是少做少錯但求交貨?(待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