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6日星期五

《天與地》

落幕了。在2012年1月1日,相傳是世界末日的開始。末日揭示的,不一定是死亡,或許只是人性的矛盾而已。

壞事做盡的人,不一定是壞人。反之,一切都是為了當好人,才走上了不歸路。

壞人吃了人,忘記就是,故事也就到此為止。偏偏,善良的人,同時吃下了纏繞一生的悔疚。

因為內疚,所以歇斯底里貢獻社會。帶着希冀走到盡頭,方發現好人根本幫不了世界,只有自私的人才可以。於是,反過來,義無反顧演活壞旦。人性有善惡,然而過猶不及,它們總在不對的時候出現。

就像三人醉酒唱歌的一晚,無力地問:「 點解我地以前寫唔到呢隻歌嘅歌詞?」「因為我們還未散band。」

組隊,是為了寫歌。但原來散了隊,經歷了人生才寫得出歌。當歌有能力寫,日子卻早已回不了去。懷緬年少無知的單純日子,很教人感動。然而,人在哪個時候最會懷緬過去?不就是已變得面見全非的時候?

綣戀是場夢,夢醒了繼續撕殺。人在善惡裡徘徊,每一步也不由自主。但當你以為,人性已忟滅,又不盡然。鼓佬沒有洗手不幹,沒有去自首,只是在感情最無防範的一刻,本能反應捨身救了一個不相干的小孩。

當Gina擁着小孩「家明」,聲淚俱下的說:「你一定要做個好人。」觀眾看得動容了。原來,意想不到的補償,才是最終的救贖。 金句連連、不落俗套的劇集,卻用了史上最老套的一句,釋放了總結了鼓佬的悔疚與贖罪。為什麼?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編劇周旭明說,取名《天與地》,是因為人生,本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或許,人也就只可以窮其一生,往返天堂與地獄之間,覓尋那最後的出路。

1 則留言:

Frostig 說...

很喜歡你這一篇集中講劉俊雄的⋯⋯

三人裏面我最同情的,說起來也好像是他。


最後的‘下場’,算是一種釋放、贖罪,也算是一種救贖,免除他接受法律制裁的痛苦。


當然,小孩叫家明,很明顯就有一種‘報應’、輪迴的意味,這就不細表了。

note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