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永遠的0》,談反戰。也有人說,它鼓吹軍國主義。結論南轅北轍,很有趣。好像,只有關於戰爭的電影,才會如此,為甚麼?
《永》的主角宮部反對自殺式戰略,質疑國家輕視人命的價值。他的想法,刮了武士道的犧牲精神一巴。他反戰,痛恨戰爭的殘酷,訊息是很清楚的。
然而,看在中國觀眾眼中,心裡卻不是味兒。日本人婉惜軍人在二次大戰中無謂犧牲,但對死在他們手上的中國百姓何曾有惻隱?日本人念茲在茲,戰爭連累無辜。但中日交戰時,何曾反省自己壓根兒就是戰爭的始作俑者?
情況,就像日本首相到靖國神社參拜甲級戰犯。他堅稱那是對生命的尊敬。但看在世人眼中,等同支持軍國主義,可怒也。
又例如日本人喜歡周街插下木條,白底黑字,寫着「為世界和平而祈禱」,悼念戰爭的殉難者。這些提示,又有多少外國人,嗤之以鼻?
觀眾走不進宮部的視點,因為日本人在戰爭中,有着挑起事端的原罪。再多反思,也不值得可憐。除非,他像出版「戰地日記」的日本老兵東史郎,把南京大層殺一點一滴老老實實紀錄,多次回到中國謝罪,為戰爭中的惡行深切反省,屆時再談反戰也未遲。
所以,還是宮崎駿聰明。他在《風起了》抽空了民族大義來談反戰。他說,戰爭的禍害,是破壞夢想。方法,不是不讓夢想發揮。反過來,它讓你夢想成真,卻用在你痛恨的地方。
零式戰機的發明者,原本想用飛機送給人類環遊世界的幸福。最後,戰機卻被用來摧毀無數人的幸福家園。過程中,你曾經對飛機那麼深信不移。但它面世了,你卻無限質疑。夢想落在好戰的野心家之手,留下的,就只有悲劇。
1 則留言:
很認同此句 :
"你曾經對飛機那麼深信不移。但它面世了,你卻無限質疑。夢想落在好戰的野心家之手,留下的,就只有悲劇。"
在歷史洪流裡, "飛機" 可換作其他東西/思想, 令多少熱血者努力追求, 然後失望, 心灰意懶...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