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日星期一

《爭氣》(上)



電影爭氣,紀錄了一群Band3孩子排演音樂劇《震動心弦》的過程。

年輕人的成長,令人感動。但背後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更教人佩服。印象最深的,是阿博的校長的一句:「究竟給孩子一個機會重要,還是戒掉壞習慣重要?」

阿博是主流社會眼中的壞孩子:無心向學、間中打架、終日群結小混混。訓練期間,他屢次犯規抽煙,按規矩,必須被取消演出資格。

校長掙扎,究竟應該本着公平原則加以處分,還是,再一次給予機會?最後他對阿博說:「我選擇相信你,雖然呢個選擇好難。」

教育,說到底,是為了傳遞愛。有趣的是,乖孩子跟壞孩子(如果真的可以簡單二分的話),領悟愛的過程,卻殊不一樣。

乖孩子,因為做對了事情,被讚賞而感受到愛。對他們來說,規矩是愛的引路燈,所以樂意守規矩。壞孩子反過來,必先感受到愛,才有動力去做一件對的事。規矩不在他們的思考邏輯之內。

乖孩子通常心思簡單,你說愛他,他就信了。壞孩子卻大都脆弱、敏感、轉牛角尖。他們感情上渴求安全感,非得等到一次又一次走錯路,每次都被包容、接納,才深深感受到身邊的愛:連我都不信自己,你還信我;連我都不愛自己,你仍愛我;這不是愛,是甚麼?

壞,是尋找愛的過程。這歷程,很崎嶇,自討的,卻也不能自已。阿博說,他被拉上差館都不流一滴眼淚,但知道家人為自己擔心,就忍不住跟哥哥抱頭痛哭了。

窮兇極惡的人不會因為家人而哭。他只是必須走到那一步,才夠力成長。壞孩子,不壞,他們只是,路比別人難走而已。他們的內心,藏着另一個善良卻執着的小孩,道理和說教會把他嚇跑,包容和接納,卻可以一步一步把他導引出來。

1 則留言:

匿名 說...

壞孩子做壞事,其實都是一種attention seeking。而attention seeking都算是一種病態,都需要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