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7日星期六

如何賣杜如風



其實,我一直覺得,杜如風有幾分似阿Sa蔡卓妍。

圓圓眼,包包面,真性情,神經刀,跳脫,夠放,還有那說話獨有的節奏、腔調和懶音。

想像阿Sa在未走紅前,若在大台主持旅遊節目,用一聽就認得是她的腔調,講足半個鐘,很可能一樣被數臭。

但是,當阿Sa出現在大銀幕,她不但不趕客,還挺討好。她不用「食角色」,而是角色食她。喜歡你是你,角色跟你來寫,慢慢就紅起來了。她從不是票房毒藥,更可能是某程度的票房保證。

如此想來,杜如風的《流行首爾》,引來罵聲四起,多多少少,乃非戰之罪。因為,我們只懂得用大台慣常的旅遊節目模式,去量度她,批評她:跳來跳去,做馬騮戲,遊遊蕩蕩,言不及義,你搞咩?

誰叫我們早已習慣了蔡瀾嘆世界或者李純恩帶你找好吃的公式,附以美女戥腳主持很假的一句句:好味啊──好靚啊──真係架?!

看杜如風,不能當作「正常」旅遊節目般看。嗯,以旅遊書比喻吧。四平八穩,有齊食買玩資訊,交通指南、折扣贈劵和搶眼封面的,是主流。另類的作者卻只是隨心隨行隨寫,字多字少有時畫隻龜,像日記也像私相薄。杜如風,就是後者。

要賣杜如風,就要用這方式定位。「One man band」的鬼靈精,話知你的旅遊方式。收費台,做得起,因為觀眾根本就在找有別於大台的東西。但回到大台,拆不走觀眾的既定思維,就變成炮灰。

做另類市場,要由主持人做起。先愛上你,自然愛上你的角度和風格。以前,大台努力打做粒粒新星,度身訂造宣傳大計。今天,即買即用,自生自滅。《流行首爾》之死,誰最蝕抵?當然不是杜如風,而是,因循而慳力水的大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