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星期二

Chatgpt之喜歡你是你


Chatgpt的出現,正面衝擊人類世界。人類一方面雀躍它可為自己辦公,另一方面擔憂它終極取代自己份工。

例如老師行家說,Chatgpt是出卷救星。素來試題千篇一律,卻又要次次新鮮,人都癲。有了它,省回不少腦汁。預備筆記如是。落個指示,就把教科書濃縮成雞精,慳水慳力。

可悲卻是,這些功夫學生都可以用Chatgpt自己做。早晚補充練習、教科書甚至老師都可被淘汰。

功能性的無難度,創作性的一樣做得到。由大學論文到網上各式推廣post,Chatgpt秒gen一百幾十個ideas ,還勵害得可以寫劇本寫歌詞。

但是,Chatgpt(至少暫時)不能用莊梅岩的內涵寫劇本,林夕的歷練寫歌詞,更難儼如查大俠翻生寫出驚世武俠小說。

Chatgpt甚麼都寫得出,唯獨寫不出某一個指定的人高質素的個人特質。是以Chatgpt當道下,人類唯一出路是用心經營個人風格,並好好珍惜懂你的人。

這些人不會太多,畢竟世上太多人品味粗疏,分不開罐頭雞湯和二百隻雞熬出來的上湯有何分別。但有的話就是知音,是die-hard fans。無論AI如何進化,他們都能在茫茫科技海中把你認出來,不離不棄。

知音市場,不大,卻很牢固。AI不會取代,因為就算技術上可行,它也不屑跟你爭。勞師動眾的高科技研究成果,只為搶你一千幾百個客?算把啦。

抗衡AI,就要令人喜歡你是你。經營好獨一無二的自己,至少不會無飯開,而且將遇上天下間非君不要的人。夫復何求。

2023年2月24日星期五

小確痛與小確幸


好像從未如此輕鬆看待食物中毒。

記得小時候,要是哪所學校哪個食物部發生集體食物中毒,傳媒肯定連日報道,家長緊張兮兮埋怨學校,學校投訴甚至控告食物供應商,查找不足追究責任是停不了的戲碼⋯⋯

今天,回應竟大不同。中毒的原因不是不去了解,但更重要是解決問題。甚或,超越解決,去把壞事轉化成樂事。

無飯盒食,唔駛死,變通就是。有學校改帶小朋友們到廸茵湖野餐,小朋友雙眼發亮,興奮兼過癮。

另有學校改為提供飯團、飲品和零食,是為「午餐旅行日」,因為零食本是旅行日才准許孩子破戒吃的。饞嘴的孩子們,不知多享受這個「在地旅行」。

也有學校指導高小學生在家政室為學弟妹們做飯。平日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孩子,洗切煎炒一手包辦,完事後神氣認叻:原來煮飯,都唔係好難。好食,又有滿足感!

幾可肯定,這些經歷將是孩子們小學生涯難忘而有趣的回憶。而我總思疑,這種務實應變、苦中作樂的心態與技巧,是我城在幾年來的不確定性中歷練出來的。

不要問,為甚麼歷史悠久的大型飲食集團都會疏忽出事。這年頭哪兒發生甚麼狀況甚麼事還用稀奇嗎?

總之,一二三,腦筋急轉彎,chill住執生。未至於像《Life is Beautiful 》般把集中營變成遊樂場,但總有本事在混亂中尋找小確幸,在穩定中承受小確痛。

悶出鳥來的穩定校園生活中,忽然無飯食,是小確痛。混亂中變出點子,樂在其中,是小確幸。有個話題,記一世,有驚無險,何樂而不為。

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為誰作嫁衣裳


她,廿來歲,懂茶也懂咖啡,在咖啡店當經理,收入比大學畢業生多一點。

年中無休,只有生存沒有生活,把心一橫辭職,走到無雷公咁遠的工廠區,租個樓上鋪,用有限預算布置出雅緻小茶室,每天只招呼幾枱客,晚上開班教沖茶。

幾年下來埋單計數,每月收入都比打工多。重點是,做自己喜歡的事,為自己的品牌打拼,不用看老闆臉色。一腳踢雖辛苦,但想放假就放假。

能儲錢安老嗎?小妮子說,做人,簡單知足就好。反正打工也不見得能安老。

時下年輕人都不愛打工。聽過最有趣的比喻是,打工像租屋,做自己嘢像供樓。打工,窮一生為他人作嫁衣裳,最後層樓/成果是屬於別人的。做自己嘢,至少建立的都是自己的。

按這道理,根本無任何原因要打工?我問。

又不一定,年輕朋友們說。分別是,如果打工只為湊客,算吧啦。但如果自己真心想做的,一個人完成不了,跟住個好老闆,一幫人眾志成城去做,亦不枉此生。

想起的是,最近為某公司帶員工培訓工作坊,當中有個腦震盪環節:你最想在公司做的dream project,是甚麼?

眾口一詞,「不為客,而是為世界做啲嘢」。例如:幫第三世界的孩子建學校、搞名人騷推動食物公義、拍攝紀錄片揭示社會實況⋯⋯

為世界做事,但錢從何來?老闆的兩難:先要有錢請人留人,再要有錢讓大家一起貢獻世界。在場老闆笑言,或許未來,別再找生意,而是找個良心金主,集資上市!

2023年2月16日星期四

《一人婚禮》


情人節,應下節,一個人去看《一人婚禮》。驚訝於講故事的手法新穎大膽,大眾評價怎可能這麼差?

回過神來,懂了。賀歲檔期上映,然而此片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都套不進傳統賀歲片框架。

拖到情人節,出奇地啱feel。近乎漫畫式的拍攝節奏,輕鬆看是小品,想深一層卻滿是幽默荒誕。

風格令人聯想起《我老婆日日扮死》,同樣不能寫實地看,而是要tune啱個台,就發現成件事好有嘢講。

談面對自己,首先得問,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小丑的設定,是氹人開心,同樣小丑也是最「無咗自己」的人。

故事裡沒有那些要尋找自己發現自己的cliché,有的都只是陰差陽錯原來我已經騎虎難下咁就豁出去面對吧的勇氣。

阿冰Dickson「真的假結婚,假的真分手」,引發花店老闆娘出櫃,同時迫使大愛的老闆面對這段婚姻的真實。

一個玩大咗的謊話,間接也令城中白馬王子被迫面對真實而樣衰的自己,最後卻收復了俊朗面貌下的自卑。世事莫不如此,因為假,所以真,得唔得先?

交唔到租的youtuber ,為了谷view數而講大話,好真。但節目內容是假。兩個人的感情是真,但每個人心裡面最害怕甚麼?不想面對時,都有點假。

Dickson的假,是自己呃自己「我無掉低你」,「其實係你係無掉低我先真」。阿冰的假,是自我防衛的失憶機制。

紅氣球的心結,謎底揭開那幕,看得人心一揪。由被遺棄的遺憾,到片末彩蛋裡,神氣地在紅氣球上起舞,人生際遇,誰不面對一團糟?努力駕馭就好。

2023年2月12日星期日

同行vs同頻


「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做。為何這麼偉大,如此感覺不到⋯⋯」

「我都係為你好,你長大了就明白」——電影紀錄片的「被consent」風波,令人慨嘆,無分年代,大人永遠認為,他們比年輕人更了解年輕人喜歡/需要甚麼。

過去廿年的教育工作中,常聽到大人們吐苦水:「年輕人成日話要『同行』,我不一直也在同行?幹嗎還是溝通不來?」

大人對「同行」的理解是:1. Literally一齊行。跟出跟入,管接管送。2. 耳提面命,循循善誘,唯恐你行差踏錯。

對於1, 年輕人的反應往往是:駛唔駛呀?仲細咩。對2,就是更直接的:拜託,我唔細啦。

對於身心都開始獨立的中學生,甚至已成年的大學生,同行,更準確的說法,是「同頻」。以對等的高度、接近的步伐,感受情緒共振,正所謂——tune到佢個台。

年輕人不是不懂為自己作選擇,只是沒有安全感。

安全感並非來自「有個好叻嘅大人帶住我行」,而是,原來大人明白我害怕,不會迫我行,反而安靜地跟我一起待在恐懼裡,感受我的感受⋯⋯

想像如果台詞不是「為你好,你哽左佢」,而是「如果你想嘗試,無論發生甚麼事,其他人點講你,我都一定出來撐你、保護你」,結果會不一樣嗎?

無論如何抉擇,都會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納、被支持。這,就是安全感。當感覺安全,就沒啥好怕。咬咬牙,豁出去,真心願意面對自己,突破自己。這種願意,就是consent。

2023年2月8日星期三

被Consent


電影《給19歲的我》引發「被consent」風波。

其實,「被consent」,年年月月天天在發生,只是總被輕輕帶過。如今釀成軒然大波,不難發現,箇中pattern,熟口熟面,當old seafood遇上後生仔,永恆的戲碼:無視——>說服——>標籤。

無視。因為細路仔耍脾氣,一會兒就過。過不了,就說服。人肉錄音機無限loop,講到你buy為止。唔 buy?我用心多良苦你竟然唔buy?擺明就是反叛/任性/包拗頸⋯⋯(標籤歡迎填充⋯⋯),天呀,我才是受害者喔。

他們絕非有心大蝦細,只是真心理解不到,何以自己覺得好的,別人竟覺得不好。

他們也不明白,就算自己的觀點無懈可擊,別人也不一定consent。因為,at the end of the day,別人的人生,是別人的。你無權操控,也無法操控。

很多大人其實沒有嘗試理解年輕人不想consent背後的原因和感受,所以總是對話卻不對嘴。當然世上誰也沒有責任去理解誰,所以,退一萬步,不理解不打緊,尊重就是。

尊重,至少會聆聽,而非只講自已想講的,最後totally miss the point。

尊重,至少會溝通,而非「你唔出聲就當應承」。

尊重,才會有不帶前設的對話,而非「點傾都得但最後一定要乜」的戰鬥格。

一句到尾,就是在一個開放而安全的空間裡,做到真正的對等,結果如何,也差不到哪裡。

不覺察不對等,甚或覺察了更有持無恐,結果只有:叫停或攬炒。大人和細路如是。政府與人民亦如是。

2023年2月4日星期六

接受


免年給自己的功課,是降服(surrender)與接受(acceptance)。

前者,是明白世事大都不在自己掌握中;後者,是坦然面對這些事。接受,也是coaching中clients常常談及的課題。Clients會說,如果我接受單身,咪唔會嫁得出囉?如果我接受失業,咪唔會再搵工囉⋯⋯

他們的邏輯是,接受了,狀況就不會變,所以死都不接受。實情卻是,不接受,大腦hang機;接受了,才有轉機。

一個失業的人,接受不了被炒,鎮日問,why me?why me?why me? 然後帶着十級負能量再求職,成功機會有多少?究竟是因為被炒所以失業,抑或拒絕接受被炒所以失業了更久?不好說。

問why me,其實無意思。有信仰,這個why就是上帝的安排啦。無信仰,任何why都只是隨機抽樣,那為甚麼不可以是你?

接受,並不代表認同自己該遇上厄運(誰會認同?),只是清楚確認,發生了的,已成事實,無法改變。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在這個事實基礎上,如何走好下一步。

記得某患病的 client,起初常常問why me。後來,接受了,開始思考,不病白不病,如何好好運用這個病?最後,她以自身經歷,連結了、支援了很多同病相連的人,得到極大內在滿足感。

始料不及的意外收穫是,作為性小眾的她,終於開始被身邊一些恐同的人接納。他們對她說:「原來,其實,我們都一樣,有血有肉有病痛。再難,我們都一起過吧。」

一旦對命運降服並接受,想像到與想像不到的好事,都一一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