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8日星期二

巴伐洛提(上)

第一次聽到巴伐洛提的名字是在中學的渾聲合唱團。

當年能夠躋身母校合唱團是身分象徵,絲毫不敢鬆懈。小息午膳課前課後都在走廊聽到慷慨激昂的四聲部合唱。高手過招,明討教暗比試。就算只有十分鐘空檔,也專程由四樓課室奔跑到一樓音樂室,只為把練好的部分配上鋼琴試聽。

如果以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作比喻,母校合唱團屬「氣宗」而非「劍宗」。音域廣闊聲靚無雜質,氣聚丹田震耳欲聾,演繹無伴奏聖詩格外有神緒。當年沉迷卡拉OK的我,是老師的「勞改對象」,唱腔經多翻調教才能「正本清源」。

有一次練歌,老師特別剪輯了The Three Tenors的演唱會片段,讓我們見識一代宗師的風範。印象中,巴伐洛提最搶眼,既有「上帝吻過的嗓子」,還有大鬍子。記得有三位男同學,高音唱得出神入化,一有空便扮Three Tenors。最大塊頭那位,肥S之名無人不曉,巴伐洛提非他莫屬。看他愈一本正經地唱,愈覺搞笑。中氣十足,大肚子一鼓一動,像跟歌曲拍子互相呼應。間中陶醉得翻翻眼皮,我們笑得倒地。鈴聲響,歌未休。

多年後,當日的合唱團團長結婚,振臂一呼,舊戰友蜂擁報名為其婚禮獻唱。我們像少林足球的師兄弟般把荒廢已久的渾身解數施展出來。一輪「荷車」,在一樓音樂室練歌的片段恍如昨日。

重遇肥S,差點認不出來,瀟湘多了。司琴沒等大家準備好,流瀉的琴音脫指而出。忽然一把準繩雄渾的男高音從頭頂飄過,我們的巴伐洛提回來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