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甚麼是愛情。蘇格拉底叫柏拉圖走入麥田,採一株最愛的麥子。他照辦了,卻空手而回,因為一路上總以為會找到更好的,錯過了許多機會,最後甚麼也沒有。蘇格拉底說:「這就是愛情。」
然後他叫柏拉圖再採一次,這次他拿了一株平平無奇的麥子回來,告訴蘇格拉底,他作出選擇後才見到沿途誘人的選擇多的是,後悔不已。蘇格拉底說:「這就是婚姻。」
原來,故事還有第三部份:柏拉圖再走進麥田,這次他學聰明了,用了三分一路程把麥子分成大、中、小三類,用另外三分一核實分類無誤,再在餘下的路上挑選一株屬於「大類」的麥子。他告訴蘇格拉底:「雖然這株麥子不算最好,但已是我喜歡的類別中一個不錯的選擇,該滿足了。」
香港女多男少,身邊愈來愈多恨嫁一族。遇見新相識的異性,大家火速把對方的背景、職業、身家「分類」一番,條件屬中上的就有發展基礎。交往後,日常習慣生活圈子都沒有衝突的,說不定就此白頭到老。沒有人會承認自己的擇偶過程是這麼「科學化」。但現實是,拉起警報夠鐘結婚生子,大部份人都很「務實進取」。
這就是愛情了麼?我仍願意相信愛情是電光火石之間找到了一個人,有通往自己心裡的一道門匙。與這個人一起不一定很和氣,但他最了解自己。關鍵是,誰人可像柏拉圖般知道路有多遠?一生只可走一回,長與短都要找那唯一的,永不言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