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念書時,幾乎每周都去逛Charity Shop。
生活用品、讀物文具、以至四季衣裳,一應俱全,價錢不足市價三分一。雖是二手,卻都整理得光光鮮鮮出售,窮學生用得心滿意足。
貨品上釘着紙牌,註明回收日期和售價。日子遠舊仍未出售的,價錢漸次下跌。看多了,甚至可以準確掌握什麼時候「撈底吸納」。
後來閒着無事,索性拿着倫敦所有Charity Shop的分佈圖,逐一走訪。沿着指示由學校身處的一區,乘地鐵闖進陌生的二至五區,走入二手店,單憑貨品的牌子、款式,大概也能掌握附近一帶居民的背景、階層和品味。
貨品料子上佳、款式更替頻密的,是高檔地區;平民化一點的,較容易找到同款不同色的衣服,相信是原物主貪方便和趁低價大量入貨所致。參觀完店子,順道在周遭逛一下,多少印證了自己的估計。萬料不到,購物也能培養出一點「地區智慧」。
在當地逛二手店,絕對是賞心樂事。有一回,一位婦人拖着小女兒在購物,孩子問媽媽為什麼買別人穿過的衣服。媽媽說,把自己用不上的分給別人,也善用別人剩餘的,是間接的互相幫助,這叫做「分享」。
好像教育電視裏的一幕,卻難以想像會在香港見到。上門回收舊衣物舊書舊電器,咱們向來反應踴躍。專誠把舊物整理好再親身送往慈善機構的,卻少之又少。回收行動,是大眾眼中的「免費垃圾處理服務」,與珍惜資源和尊重有需要人士的想法沾不上邊。
那年學期尾,我們把在Charity Shop買來過冬的寒衣小心翼翼接疊包好,放滿六個紅白藍,重新捐贈樂施會。心想,該有另一群留學生會愛上它。
3 則留言:
想起 ...
海納百川 , 有容乃大 ...
:)*
最近參加了freecycle.org 的mailing list, 贈送了部份家具給別人. 對我來說, 一半是「分享」, 一半是「免費垃圾處理服務」. :>
香港也有:
http://www.freecycle.org/group/China/China/Hong%20Kong
無論貧境與否, 能夠知所珍惜, 從來都是一種福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