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

請包容我的老套(中)

朋友:

AO面試在即,你問我怎樣可以學得「官腔」一點。對不起,我忍不住笑了出來。

記得早幾年咱們一幫人去考政府工,面試後少不免交換情報。最大發現,是考生當中有許多「委員會信徒」。簡言之,就是不論議題,他們都只有一個答案:「我們會成立委員會,邀請專家及團體參與討論,期望早日達致社會各階層能夠接受的共識。」

這口脗,是不是很熟悉?咱們當時想不通,後來懂了。因為每逢重大事故,香港就會多一個「委員會」。既然高官們在鏡頭前一天到晚都把「委員會」掛在咀邊,耳濡目染怎不有樣學樣?

這些考生,並非對議題不熟識才借「委員會」過橋(政府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了)。從其自信滿滿的眼神可知,他們簡直深信「委員會」就是回應任何問題的尚方寶劍!

你猜結果如何?這些人,統統沒有被取錄。道理,簡單不過。對方問你如何解決問題,你就說不如找另一班人來解決,那麼高薪厚錄請你回來幹嗎?(說到這裡,大概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納稅人對政府總是諸多不滿了。)

AO的工作,是為社會制定政策。他們決定城市如何發展、利益怎樣平衡、資源用什麼機制分配。政策方向,沒有絕對的對錯。但連方向也欠奉,就必然錯到貼地。所以AO一定要有見地、有遠見。你可以笑我老套,不過小女子印象中遇過所有的面試官,同樣對此深信不疑。

至於你問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還有一個六神無主的政府,日日帶人「遊花園」?那就真是說來話長。問問最擅長解釋「集體負責」的唐英年,或者近日市民評分跌至50的曾特首,說不定能為你釋疑。

老餅一個

2 則留言:

哥斯拉 說...

回歸後高官的表現愈來愈苯,像與世隔絕不問世事的猩猩王!以往的精英制,變出超多委員會及顧問報告,花了錢又沒建樹。

加入的問責官員,完全跟現在的高官一樣苯,大家都等阿爺過來打救算了。

simple 說...

筆者,你說:政策方向,沒有絕對的對錯。

政府要做的是因時制宜,權衡輕重,找出一個對社會最個利的決定。所以,我唔同意「政策方向,沒有絕對的對錯。」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客觀情況,所應該選擇的出路會有所不同,但一定有對錯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