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6日星期六

擺不平的80後

政府建議,增加文康活動去解決「80後的問題」,這點子,很可笑。

可笑在政府竟以為,他比年輕人更懂得玩。年輕人知道的玩意,還會比一眾高官少?

也罷了。更荒謬的,是政府的思路,仍然認定「80後」是一班乳臭未乾的細路。嬰兒哭了,給他一個玩具,他就收乾眼淚眼珠跟着玩具轉。小孩扭計,給他一顆糖,乖乖收聲了。「80後」吵了,給點娛樂打發掉就是了,可以惡出什麼樣?

不足為奇的。因為歷史告訴我們,此舉從來奏效。六七暴動後,文娛活動換來了一時平靜。九七大限前,政府講得最多的,不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而是「馬照跑舞照跳」。每有民怨,政府的殺手鐧,不是處理制度,是派糖。

是以當天寒地凍,大眾都在打邊爐穿羽絨,一群年輕人竟披着薄衣廿六步一跪神情肅穆去苦行;當大眾連新聞中的立法會片段也未必有耐性看,「80後」竟平靜而有秩序地坐於立法會外,專心看畢全程直播;當社會人人都立場鮮明而分析欠奉,「80後」仍在原始地讀資料,去信報章抽絲剝繭述說訴求背後的基礎和理據;這份歇斯底里的認真,把以大家長自居的政府,迫埋了牆角。

是執着,也是控訴。「80後」不信政府不信政黨不信團體不信制度,不要功名利祿不望昇官發財不求小恩大惠,一份激情,只為用自己的方法做相信的事。這種借助社會參與去達致的自我體現,早己超越皇后天星高鐵菜園村的爭嗌本身。

遇上不按理出牌的「80後」,政府露了底。黔驢技窮,抓破頭仍舊只能以「找方法讓他們發洩多餘精力」的層次去回應。我為年輕一代在苦行路上穩步前進而欣慰,為着當權者的脫節和目空一切而感到極度可悲。

9 則留言:

hkeric 說...

不如每人送一層樓,相信會少d人出黎反對政府.

匿名 說...

你的文章通常不錯,這篇特別好

方潤 說...

每一送一層樓,我會更安心出來反政府。

匿名 說...

一班只係係辦公室訂政策的,又剛愎自用的高官
點會明白80 後的問題呢...
政府係呢件事睇得出技窮,名譽全部都掃哂地..加上80 後要玩野..點會得咁少技倆呢..
對政府黎講..."鑊鑊新鮮鑊鑊甘"姐

Lim Soo 林蘇 說...

地鐵都不曉乘,要人帶的高官,怎知百姓想什麼?

火木 說...

香港政府的青年政策(其實所有社會政策),尤如在夢中,王易嗚、蔡元雲之流的青年政策跟本與時代脫節,以為青年政策就是照顧雙失青年。完全沒有鼓勵靑年為公義去改變社會的公事物 。是否能改變是一回事,但要引導青年,思考以後的社會係點,這才可掌握自己的前途、自己的人生目標。
政府是否在夢中?近年拆天星、皇后、喜帖行,都唔知社會有很多非傳統反對派?都唔主動去溝通了解?加深深層次矛盾。
全文見我的blog.

FlyingHorse 說...

政府當市民是傻仔.

J.C. 說...

主流媒體及相當多未有參與活動的人士,對今次的示威引發的事件定義為"暴亂"及"80後問題"。但由於普遍大眾對多元社會資本發展缺乏思考,未有對集體行為的形成過程擁有基礎認知,所以當社會出現與主流價值觀及生活方式不一樣的反叛行為時,拒絕持有一種寬容的態度對待這些社會活動,反而傾向擁護官僚主義,導致社會活動更趨激烈及令到抗爭行為擴大到生活每一個層面。

以下是北京大學汪丁丁教授於 2008 年發表的一篇文章,透過社會物理學的基礎,再加上美國社會學權威學者 Mark Granovetter 於 1978 年發表的論文 《Threshold models of collective behavior》,清楚指出愚民政策與社會動亂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希望能透過你對以下資料的分析及理解,把這個理論套入到香港的現狀,令社會大眾關注最近的社會運動現象,是由政府的政策與手段所造成,並且指出市民拒絕多元化社會及擁護官僚主義會導致的惡果。我希望有更加多的學者及社會人士,可以透過不同的渠道,引領更加多的市民從新思考自己的立場,加入並援助社會運動從而改善社會不公的現象。

愚民政策与社会动乱
http://old.cenet.org.cn/cn/ReadNews.asp?NewsID=26607
(繁體: http://goo.gl/bDlQ)

Related:
《Threshold models of collective behavior》
by Mark Granovetter
Scholar: http://goo.gl/LuUO

http://qzone.qq.com/blog/622006067-1263122964

Frostig 說...

hkeric is right. DEFINITELY!!!

H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