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2日星期五

填鴨通識教育

忙着寫通識教科書,愈寫,卻愈感可悲。

在我的觀念裡,「通識」,是指「通透的認識」。一個議題,由背景源起開始探索,逐步拆解箇中狀況及人物關係,甚至親身考察,以豐富書本帶來的想像,從中組織出創見。

通識教育,本該如此。透過深入經歷、反覆思辯,鍛鍊出分析問題的基本功。然後同一套功夫,應用於不同題目上,一理通、百理明。就像練好站樁,打任何拳腳功夫都可事半功倍。

翻開教署的「通識課程綱領」,卻是一個奄悶的反高潮。對當局來說,「通識」不在於「通透」,卻被誤解為「統統都要識」。而且,要一步到位。

於是,學生不但要修讀「個人成長」、「今日香港」、「現代中國」,也得研習「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和「全球化」。每個單元,還分好幾個主題。例如「今日香港」就再細分為「法治及社會政治參與」、「身份認同」和「生活質素」。

三年高中,扣除假期及考試,27個月修18個主題,即學生每10天要念完一個(同時兼顧其他學科),有無可能?!

有的有的,淺談一點不就行了?好罷好罷,例如「法治及社會政治參與」,就別寫背景了,簡單羅列幾類選舉,酌量點題一些熱話就是了。

然而,凡事是否真的可以強行抽空去理解?不談殖民時代、不談聯合聲明、不談回歸後的社會現況,如何探討各界的訴求由來?又何以掌握香港社會的發展階段?還有因此衍生的種種問題?

思辯能力,是「縱向」的訓練。練好了,自當舉一反三。「橫向」的大雜燴課程,不是博,而是貪,兼且濫。為追課程,作者蜻蜓點水的寫,孩子一知半解地讀,啃得下已謝天謝地,還想推陳出新?揠苗助長,還不是落得填鴨的下場?

2 則留言:

匿名 說...

詩三百,一言而蔽之:WHITE-WASHING.

hystericireul - 鄧景 說...

透過深入經歷、反覆思辯,鍛鍊出分析問題的基本功。然後同一套功夫,應用於不同題目上,一理通、百理明。

這個說得很好。現在的正規教育好像都無法達到這一點,反而是在課外活動中更可以鍛鍊學生有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