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9日星期六

爸媽,你慢慢來

究竟我要做甚麼,才能避免孩子變「港孩」?家長朋友都愛這樣問。

標準答案,我沒有。有的,都是觀察得來的故事。

而或許該問的,不是「要做甚麼」,而是「少做點甚麼」。

記得一次,友人帶着六歲兒子逛商場。小鬼難得上街,看着甚麼都好玩,包括一道玻璃門。

開開關關出出入入,朋友正要喝止,忽然聽到小鬼跟玩伴說:「不如我們替人開門,看誰會跟我們說謝謝?」

半小時後,小鬼如此結論:數十人中,老年人比年輕人有禮貌,外國人比香港人有禮貌。

***

學生爸爸問我:你可否勸勸我個仔,別再打機?

不提猶自可,細問方知小子打機打得極具「規模」。一班同學上網跟另一幫人對賽,起初屢戰屢敗。

後來,小子靈機一觸,打機之時同步MSN共商戰術。又後來,嫌邊打機邊打字太慢,再改為邊開電話會議邊打機。再後來,索性定期開會步署組織,眼明手快者負責殺敵,臨危不亂的當指揮,反敗為勝。

小子爸爸本打算待學期尾成績下滑便勒令禁制打機。豈料成績出了,不跌反升。

***

許久許久以前,有個女孩,功課壞透,上課總是「坐唔定」,也有很多行為問題 。媽媽領着她訪尋名醫,踏破鐵鞋。

最後一次,幾乎不抱希望了。醫生聽罷,對女孩說:「我有話跟媽媽談,你在這兒等一會?」然後按響收音機,拉着媽媽到房間外,透過玻璃窗偷偷觀察。

不出幾秒,女孩雙腿開始旋動,手在搖,然後整整30分鐘,隨歌起舞。醫生說:「看!她沒病,她是個舞者。」

她,後來成了音樂劇《貓》和《歌聲魅影》的編舞家。她的名字叫Gillian Lynne。

***

只消多等一會,孩子原來沒想像中不濟。反之往往被否決得太快,索性不思考,變了港孩。孩子,你慢慢來,先決是,有一雙慢慢來的父母。

1 則留言:

Frostig 說...

Great sharing & useful reminder!


Thanks a lot!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