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有張東西,叫作「課堂檢討」,是在學期尾由學生給老師打分的「成績表」。
當學生時,我一直想,這機制,能反映甚麼?
評分,通常是在課堂小休的幾分鐘內匆匆進行的。數十個項目,1至5分裡圈一個。可以想像,大部分人通常給個3,好一點是4,壞一點就是2。評語一欄,鮮有人填。
不單是評老師,相信一般人填問卷的態度也多如此。
以前常聽某些同學說,這老師真討厭,走着瞧我就在學期尾「寫死」你!
是嗎?老師當真如斯討厭,學生會否上課到學期尾也是疑問。
不見光的「地下評級」,反而是最真實的。
誰是殺手,誰「派grade」;誰交行貨,誰字字珠璣。網上流轉,口耳相傳……往往才是同學的真心話。
看真了,又發現要求高的老師,也不一定不受歡迎的。
系主任梁天偉先生常掛在口邊的一句:「同學抱怨功課多,別理。這工作量也捱不了,將來還想當記者?」
然而,沒有同學不喜歡他,反而對他由衷尊敬。
反之,沒要求的老師,同學又不一定擁戴。「我求其做他也給個甲等,你看這老師是不是廢柴?!」是校園內常聽的評語。
有得選,我寧當嚴師。而我最珍視的「成績表」,是最後一課我特別邀請學生用半小時寫的不記名感想。
有賜教有批評有訴苦有言謝,有血、有肉。有時,還有一些我不為意的點滴。
「老師,你說過,有些事,應該要試的,不行就算了,但先去試。因為這句,我才鼓起勇氣去找被訪者的。」
「我已不介懷成績了。這課給我的遠超過GPA可能反映的快樂。這年,很苦,也很甜。」
每次讀着這些分享,我都不其然想,令學生感覺進步,真的比一個高分更更更重要。孩子,你們的努力與投入,我也將永遠記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