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通識救港孩》,並不是一部應試攻略本。
寫這部書,並不是循着唸好通識這一科,考一個高分,最緊要幸保不失擠進大學門檻的方向出發的。
對城市人來說,競爭與求存,我們並不陌生,也就不需更多作品去強化了。諷刺的是,帶着惶恐去追去趕的人,往往不是制度裡的長勝將軍。
無數個刨雞精書的夜晚,換來的是甚麼?僅僅合格?剛好升班?然後,考試後的一小時內,腦袋清袋,把苦讀經年的東西,統統還給老師,繼而大聲疾呼:你說、你說,考埋啲咁嘅嘢,是不是唗我時間?!
生活,就只有生存。孩子每年追分數,成人每年追業績,這些日子,我們還嫌過得不夠?
通識科的出現,打亂了既有的學習模式,打破了我們既有的生活惰性,但它同時也打破了填鴨教育的悶局,令我們重新反思──人之所以為人的珍貴之處。
原來,我們仍然有權對生活有感覺,有權擁有自己對萬事萬物的一套見解,有權享受學習的過程,有權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生活。
曾經有家長問我,你這套不算分的教學方法,如何厘定孩子進步的指標?
這個嘛,當我看見原本不願讀不願寫的孩子,演講咭上寫滿一紙;當有孩子初來埗到,頭下垂緊抱書包,到後來爭着發言;當有孩子起初腦海一片空白,後來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會說,進步的指標,清晰到不得了。
指標,不一定是試卷上的一個分數。但當一個人的學習動機、讀寫能力、組織能力都有了進步,很難想像考試成績不會比以前好。至少,在要求融匯貫通的通識科上,肯定如此。
我們常常以為,成績好才會開心。其實是反過來,返學開心,才有學習動機,成績才會好。作為成年人,我們又寧願下一代,有哪一種氛圍下成長?
1 則留言:
"曾經有家長問我,你這套不算分的教學方法,如何厘定孩子進步的指標?"
<<-- just reminded me, after we leaf school, we learn but without score, but we just can know we had learn, we improved. Can the complicate learning process simplified in a number? can a yardstick measures all aspects of our skills?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