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一個選民的反思(下)

今屆區議會選舉,很弔詭,事前完全無氣氛,事後的討論卻熾熱得不得了。

我沒有興趣分析賽果,各人有各人的解釋。反而想趁議論紛紛,重新研究一下,某些人人掛在口邊的現象。

有人說,建制派有資源,可以出動蛇齋餅糭,並啟動選舉機器,所以勝出選舉。

有資源,真是一個問題嗎?

如果某黨派有資源,可以聘請許多全職僱員去服務社區;也可調配人力物力,為街坊噓寒問暖;甚至透過社區關係,去建立信任和友誼……因而得到市民支持,很正常;得到選票,當然亦不足為奇。

不論用任何方法,贏了就是贏了。市民沒有責任鋤強扶弱,市民絕對有自由選擇有資源的候選人。

如此想來,有資源,真的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在一個政治制度中,誰會得到資源?資源又是從何而來?而這個機制本身,有沒有其他副作用?

資源,通常有兩個來源。一、當權者為了鞏固管治而投放的資源。二、其他人士的捐獻,而一般來說,金額會隨着執政的機會而增加。有機會「揸旗」的,想來靠攏的人多,捐款也多。沒啥機會的,就只得有心人能力範圍內的零星捐助。

如果一個地方的政權有機會定期更替,政黨輪流執政,那大家的資源,不會相距太遠。反之,在完全沒有執政機會的情況下,就只有願意跟從權力核心的一方,才會得到更多支援。

因為服從權力所以有資源,有資源才能服務社會,有服務於是有選票。而要保住資源,就不能跟權力核心對着幹。有資源,甚麼都好。唯一的代價,是失去了對權力的制衡。

有資源的人來服務我,我高興都來不及。但想深一層,就明白潛藏的隱憂。很多事情,真的不能抽空去理解,最終都要回到整個制度上來。

2 則留言:

匿名 說...

同一道理何常不是發生有貧富懸殊上?

Frostig 說...

同意匿名兄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