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4日星期四

《頂頭鎚》


大時代的戲,怎樣才夠好看?

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為國捐驅,很壯觀,也很樣板。人人名哲保身兼發死人財,很寫實,卻不必然啟迪思考。
 
而其實,大部分人都不是上述兩種。他們平凡而善良,但保家衛國從不在其字典裡,被捲入一個大時代,步步都身不由己。然而,跌跌蕩蕩中,人的命運與視野,也漸漸跟家國存亡連成一線。

香港話劇團的音樂劇《頂頭鎚》,教人看得最感動的,正是因為它沒有刻意煽情,卻很真實地道出了這群人的故事。

 「我不是對你沒信心,而是對這個時代沒信心。心未變,人都可能已經『瓜老襯』」──一個亂世,人人都在自己的生命軌跡上,行行停停。阿健不想自已是日本人;玉儀不想自己愛上日本人;家振不想爸爸幫日本人;開滿不想送別自己的心上人……

 然而,你沒有選擇,只能不斷回應變遷的環境。大坑新填地要變英皇道,能擔心卻不能怨。被拆了舖,就另起爐灶,灰頭土臉一磚一瓦開始再砌過。球隊要參加奧運,但不夠盤川,就瞓船艙飄洋過海比賽籌款。

 在這些跟打杖無關的經歷中,每個人都開始有了轉變。爸爸由教訓阿仔不務正業到幫口力勸出賽;死對頭隊友因為被迫合作而燃生兄弟情;奧運前夕由畏輸潛逃到大聲疾呼:「我要告訴全世界,就算輸,中國隊就是夠膽站在這球場上,去輸一場比賽。」

原來,在最不肯定的環境中,唯一能做的,就是團結、堅定和面對。他們不諳甚麼民族大道理,生活的歷煉卻滋長出憂患意識,反過來推動了一顆救國心。

 「幸好足球不是籃球,生得不夠高,咪『頂頭鎚』囉!」──一句傻氣的說話,背後是多少平常心的智慧。想當年,多少人又是靠着這份傻勁,經歷了翻天覆地的一九三六。

2 則留言:

匿名 說...

我正在做公務員建屋合作社研究,可以跟閣下見面,了解一下你的看法嗎?YY Lo

黃明樂 說...

Dear YY,

Can I have more details? pls email me at: wong_minglok@yahoo.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