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5日星期六

李老師正值壯年提早退休,天天喝酒看書做運動,間中打散工,不亦樂乎。
 
世人眼中不務正業的他,跟他眼中不務正業的我,相約行山吹水。

放棄高薪而穩定的教職,捨得嗎,我問。

他說,人工高但不開心,就會不斷花錢補償自己,不賺反蝕。收入少,但開心,不用花錢發泄,還有錢剩。這道理,你該感同身受,不是嗎?他問。

這個「開心與使錢成反比」的論調,聽得很多。然而,在我身上,卻剛好相反。

那些年,工作不很開心,人工倒算可觀。出奇地,我連丁點花錢的意欲都沒有。

我一直都是愛玩愛笑的人,唯獨那段日子,逛街、唱K、食好嘢、去旅行……統統提不起勁。

心理醫生可能會懷疑,這是抑鬱的先兆,但我很清楚知道不是。抑鬱病者,對什麼都提不起勁。而我,只是對消費提不起勁。

當年,心裡總有條數,一件衣服是半天工資,一頓飯是數小時的,一次旅行是整個月的……畢生從未試過,心算快得那麼嚇人……

每分每秒,心底都有把強烈聲音,一分一毫,都是用痛苦換回來的,沒有任何事情值得花掉用痛苦換來的錢。

不只不花錢,能省的也盡省。出入搭電車、中午帶飯、幾套套裝四季更替穿足四年……娛樂嘛,有,逛圖書館和煲電話,因為免費。

反觀今天,收入只算夠用,錢卻花得豪爽。心態是,花光了,就再接工作,反正工作都是「飯應」。賺錢不覺苦,花錢才開心。錢賺得苦,花錢只覺肉赤。

以前有積蓄,但丁點安樂的感覺都沒有。今天,平常心到不得了,深信千金散盡還復來,前設是,人生得意須盡歡,歡樂來自——幹喜愛的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