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8日星期六

33年後的香港



哀莫大於心死,置之死地而後生。全城like爆八十後導演的微電影「香港將於33年後毀滅」,執筆之時,短片上載只四天,已錄得接近29萬流覽人次。

這些年,對於2047大限之前的香港,人人有套想法說法。而落在三十上下的年輕導演手中,重點訊息,就變成「春光乍洩」裡何寶榮對黎耀輝那一句──不如我地重頭嚟過! 

重頭嚟過。對年近半百的人,回頭太難。十來歲的少男少女,未來太遠。只有唔上唔落那些,心灰了一半,放棄又太早,能力算是有一點,在幻想世界裡找條出路,為現實世界的自己打氣。

幾分鐘的短片,句句說到心坎裡。有錢佬撤資,平民走佬,特區北移,機場搬走,剩下來的,打死罷就,反而可以阿Q地想,無人要無人理,就是真正高度自治,人少少搞普選,長毛都可以做立法會主席。

畫面像打機一樣。直昇機把中銀大廈連根拔起,沿着維港的商廈財團招牌,紛紛變成一縷煙。世界也像game over一樣按一下就重頭來過,八十年代那個熟悉的香港,在富懷舊色彩的鏡頭下,陸續重現眼前。老街、小攤檔、舊機場和以前覺得煩死現在懷念死的低飛飛機聲……

時間凝結在那美好的一刻。多麼渴望香港就是另一個桃花源,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給我幾分鐘,封存於某個狀態, 甚麼都不想,就像做完瑜珈的大休息,合上眼,驀地腦海浮現那個早己消逝的香港。然後我們再一步一步,撥亂反正,把那走歪了的路往回數,往後33年,我們還有時間。

然而,回到過去,香港就有救了嗎?抑或回憶只是一種精神鴉片?藥力一過,抖擻精神,未來的路如何走,或許還是要剩下的人,跌跌踫踫去找答案。

2 則留言:

Madi 說...

Just a correction: not 《阿飛正傳》, but 《春光乍洩》

黃明樂 說...

謝。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