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4日星期四

宿營記(下)



跟同學仔在美荷樓留宿一晚,研究五、六十年代徒置區的歷史。資料紛紜,論述如一:舊社會的香港人生活,充分體現了香港精神。

宿營到了尾聲,我們卻還在思考,究竟甚麼是香港精神?同舟共濟、守望相助、鄰里親密、刻苦上進,這些都是舊社會的老調。但是,社會不會往回走,如果香港精神,只能在又窮又匱乏的社會培育出來,委實不堪一撃。時代變了,精神就死了,不值一晒。

在石硤尾徒置區長大的吳宇森曾說過:「我不會跟下一代說,我們六十年代如何如何,我不會跟孩子說,父母以前捱得好辛苦。跟他們說這些話,他們未免無辜。因為他們沒辦法再經歷我們那個時代了。」

每當我們帶着浪漫眼光回憶過去,新一代嗤之以鼻:「舊時是舊時,而家是而家。『舊屎』一早沖走了啦。」我寧願把問題還給孩子,昔日物質匱乏,但人情親厚,心靈富足。如果時光走不回,社會富起來,人們如何一樣找得着心靈滿足?

一小時的討論,得出了好多反問。其實昔日的守望相助,沒甚麼值得驕傲?因為那是為勢所迫,馬死落地行。大家都窮,互相支持是實際需要,是功能性的交換。他利之中,也是自利?誠然,能互助,實屬難能可貴,但絕非不能超越的境界?

如果今天,我們能夠做到,即便沒有實際需要,也願意分享並享受交流,不是更大的愛,也更值得自豪的精神嗎?無選擇所以做好一件事,是生活方式。有很多選擇仍然堅持做好一件事,才是精神價值。層次截然不同,但怎樣才有動力去做到?

不知道。或許答案,在於實踐,每人在各自成長的時空裡,努力實踐。夠鐘解散,同學還在戀戀不捨地討論。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為這個熱辣辣的暑假,劃上了完美句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