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星期四

佔中的情緒善後(上)



佔中,看來氣勢將盡,親者痛仇者快。相對於運動之功過,其實我更擔心參與者的情緒善後。

收拾殘局易,收拾情緒難。身體療傷易,心理療傷難。我們教孩子,上天有公義,但他們看到的,是麻木不仁拒絕對話的政府。我們教孩子關心社會,結果一腔熱血遇上胡椒噴霧和催淚彈。我們教孩子,努力是不會白費的,但身心俱疲街頭抗爭了這許多天,原來徒勞無功。

這些天來他們經歷的,不獨是由良心出發但無疾而終的抗爭,還有理想的破滅、現實的殘酷,以至被理應愛民如子的政府所遺棄的創傷。難過的心情,如何自我疏導?

如果說,歷史自有公論,是否太老土?但除了一個遼闊的歷史觀,我實不知道還可以怎樣理解我們跟我們所愛的城市,所承受的愛與痛。

歷史告訴我們,如果用任何抗爭運動的目標,去評價該運動的成敗,那麼,幾乎所有運動都是失敗得很徹底的。然而,歷史也告訴我們,一場運動的重要性,不一定跟結果掛鈎。

五四運動,有沒有為中國帶來「德先生」和「賽先生」?沒有。但是,這場運動對中國的發展重要嗎?重要。六四學運,最終能否「反貪污、反官倒、建設民主中國」?不能。犧牲眾多,而中國的貪腐今天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這場運動重要嗎?重要,他媽的重要。

眼前的成功,不一定是真正的成功。今天的失敗,或許是將來的播種。人心,在每一場運動都被改變了一點,累積到某個合適時機,歷史就改寫了。我們今天享有的,都不是這一代人爭取回來的。所以我們今天爭取的,有一天還是會成功,只是我們都未必看得見。或許,我們該對孩子們說,你們今天站出來,為的,是你們的兒子甚至孫兒,將會面對的那個更美好的世界。總有那一天,一定有的。

5 則留言:

匿名 說...

香港那上街民主化过程沾染了分离主义的色彩,更会出现多种恶性循环,再从那些狭义论述开始。说香港人不是中国人,刻意将中国人与香港人兼将中国大陆的一切和香港对立起来。
他们心目中的中国都是下流、黑暗、贪腐与血腥,而看不到这其实是一个多层次转变、複杂的中国,亟需全球的炎黄子孙去了解体会。
香港青年不能跟随着台独的步伐,在本土化的名义下,陷进“去中国化”的逆流。反共却变成反华,不仅会和全球的中国人走向对立面,切断了自己的历史脐带,数典忘祖与自己的祖辈割裂。
再者,香港根本也不是一个如台湾般的“主权国家”,它是不可也不能自把自为的搞局。中共更不可能令香港套上那西方所鼓吹藏独一类的闹剧。
记着,那些小孩们面对的是一个坚持刚开始起步的“特色社会主义”并坚持追寻复兴中国梦崛起的新贵强国!

匿名 說...

可以在fb 分享這篇嗎?

黃明樂 說...

當然可以。

maomao 說...

很喜歡你寫的這兩篇,想跟雨傘廣場裏默默堅持着的朋友們分享。

黃明樂 說...

welc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