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1日星期日

人人期望可達到



喜歡叮噹的分水嶺,是上小學。

開始要趕功課,才會喜歡「記憶面包」。生活開始頻撲,才會愛上「隨意門」。發現生存就是比較,而且總被比下去,才明白自己原來是大雄。叮噹的主角不是叮噹,而是大雄。能代入大雄的人,才會有叮噹情意結。

有人認為,叮噹的出現,是對大雄的縱容。群腳仔,有何難題,跪求叮噹,期望必達。大雄,就是懶人的投射。

但是,我不同意。君不見叮噹每次幫了大雄,大雄還是要承擔後果的。例如「記憶面包」會吃到肚痾。有時一個難題解決了,卻因為濫用法寶,而衍生另一難題。

有時我思疑,叮噹的出現,不是作者對大雄的縱容,而是對於容不下大雄的世界的一種控訴。

大雄身邊的人,統統都是典型:強悍暴戾的技安,富有得戚的阿福,又可愛又會彈琴的靜宜…..人人都有值得自信與自豪的地方。

反觀大雄,他甚麼也不是。資質平庸,無殺傷力。他擁有叮噹,卻甚至不懂得拿出來晒命。然而,在典型充斥的社會裡,所謂爭氣,就是年紀小小就要有個位置。不然的話,對不起,你永遠是個失敗者。平庸,已是一種失敗。

大雄不是沒有優點,至少他心地善良。但在優勝劣敗的環境下,他注定是別人眼中的「次貨」。為甚麼叮噹每一次都心軟幫他?因為,其實叮噹都是一件次貨。

如果叮噹不是機械貓之中的次貨,他就不會流落拍賣市場而被大雄的後人買了回家。物傷其類,兩件次貨相濡以沫,是平庸的隱形人的救贖。

但是,在沒有叮噹的真實世界,平庸的孩子,又有沒有「人人期望可達到」的出路呢?我疑惑。多年後再看,對於大雄,除了代入,還多了一分憐憫與諒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