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7日星期六

台灣體驗


Sir和我,相約聚舊,天氣冷,急步找吃。他忽然說:「你可否行慢點?」然後,一切由生活步伐講起。

讀者大概記得,鄧Sir是我教通識的拍檔,數月前心口掛個勇字出走台灣。我問,台北跟香港,最大分別是甚麼?他說,是正常生活和非人生活。

台灣人說,今日OT好辛苦。幾點放工?七點。香港人,九點放工。你同情地說,辛苦了。對方白你一眼:「唔係點呀?唔駛做?駛唔駛食飯?」香港人好捱得。鬼叫你窮咩頂硬上。

租屋,同樣有文化差異。在香港,想業主減價,絕招是掩尖聲悶挑剔這批評那。在台灣,你說一句,業主把你掃出門口。反之,想還價,要讚賞單位。業主大樂,便宜點給你,千金不換知音。有錢,不是大晒。

台灣人以自己的家、自己的文化自豪。在台灣睇樓,指定動作是在示範單位內,飲杯茶,食個飽,互相認識。業主與租客,就算是過客,都要建立一點感情。

結果,鄧Sir在距離捷運站廿分鐘腳程的地方落腳,租金平均呎價港幣$10。出街可以選擇散步或踏單車。早睡早起、買餸煮飯、做運動,成世人未試過如此健康生活。

工作呢?「教育劇場」,在台灣簡直是無人識的「偏門」。但朋友托朋友,又總算走回自己的專業。義教賺點車馬費,打開人脈。才不過四個月,這「階段性成果」,都算對自己有交待了。最壞打算,間中飛回香港接工作,賺了錢在台灣生活。相比香港賺錢香港生活,又差不太遠。


路,如何走,走多久,不知道。忐忑、徬徨,不是沒有,但這是一生難得的試煉。人到中年,是時候有點距離地反思自己,隔岸觀照土生土長的城市。錢,賺不完。經歷,卻是無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