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7日星期四

墳場之旅



趁暑假,帶通識班的同學仔去逛跑馬地的「香港墳場」。

「有咩留返拜山至講?!」同學仔笑說。但是,此行又比一般拜山好玩。事關同學仔要自己拿着地圖,按圖索驥,找出一個又一個改寫香港歷史的人物,導賞員劉Sir才細說重頭。

邊走邊看,只覺意外,墳場怎可能這麼美?鳥語花香,草地青蔥,樹影處處,流水淙淙,盡頭還有一棵高聳入雲的桄榔樹,置身其中,像遠足多於拜山。

Sir說,許久以前,外國人沒有墓地這概念,死後都是葬在教堂後花園的。1340年代,黑死病肆虐,死人太多無處安葬,更一度屍橫遍野。及至20世紀,法國傳教士覺得要把尊嚴還給死者,下葬之處要有洗滌心靈的效果,令人忘記哀傷,墓園才盛行起來。英國人對墓地要求更嚴謹,甚至曾經出版指引訂定墳場的規格。

這個信念,在1845年,由殖民地政府帶來香港,讓外國人在這優美家園入土為安。我邊走邊感嘆,今天香港,活人住劏房,死人難求一個骨灰龕,能想像我們曾經多麼尊重生命嗎?

環境美,墓碑也細緻,憑設計都看得出死者的身份:傳教士、軍醫、商人、外交官……Sir指着其中一枝挺拔的墓柱,頂部雕出一隻杯,着我們猜杯內盛着甚麼。骨灰?美酒?原來,是靈魂。古人相信,把靈魂安放好,先人就安息了。

另一支柱,斷了一截,象徵英年早逝,豎在一個無字碑上,原來是革命先驅楊衢雲之墓。還有屈臣氏兄弟、遮打爵士、何東爵士……位位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但最感動我的,其實是Joseph Hughes。廿來歲負責運送炸藥的小伙子,為了不讓炸藥在市中心爆炸,千鈞一髮把貨車駛開,自己卻難逃一刦。換了是我,也會這樣做嗎?逛墳場,除了認識歷史,也是一段關於生死之鴻毛與泰山的思考之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