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莉在敗選的演辭上說,期望特朗普為了所有美國人,去當一個成功的總統。關鍵字,是所有。
這一杖,跟十六年前戈爾對小布殊,有點像。如果香港有黃藍之別,美國也有兩個平行時空。南轅北轍的價值取態,大家都抓破頭,自己心儀那個,有甚麼不好?唱對台那個,天下間又竟然有人支持?而且多得嚇死你。
敗選,不打緊。敗給誰,比較要緊。面對一個癲狂的對手,竟然輸得那麼沒懸念。希拉莉說,敗選很痛,但儘管如此,不要停止爭取值得爭取的。
問題是,甚麼才是值得?人言人殊。民主令英國脫歐。民主令特朗普上場。民主既然是個少數服從多數的遊戲,只能確保結果反映最多人的選擇,而不一定是最合適或最理性的選擇。
所以,有人說,其實,有民主也不見得好到哪裏。嗯,這個嘛,視乎所講的,是民主的制度,還是民主的內涵。有了制度,還得修養好內涵。內涵要在關鍵時刻才能體現出來。
上帝要人滅亡,必先使他瘋狂。多事之秋,通常集體瘋狂。民主,除了投票教育,還有價值教育。民主選舉的結果令人驚訝,不是因為民主不好,而是我們需要更多的練習,把它實踐得更好。實習,很花時間,行前了會退後,後退了又會行前。奧巴馬話齋,民主路,是「zig-zag」型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