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韓國社會熱烈討論的《媳婦的辭職信》,最大啟示,絕非當不當媳婦,而是:每個人的內心囚牢,其實都跟別人無關,而是跟自己有關。
作者金英朱「辭職」後,不斷自我探索,方醒悟23年來,從來無人阻止她離開(她遞上辭職信那刻,公婆甚至送上滿滿祝福)!離不開,是因為她所討厭的,漸變成習慣,再內化為自己的價值,最終令她喪失本來的自我。
就像囚徒起初很想逃獄。但幾十年後,就算能假釋,也會因為恐懼出獄後不適應新生活而不想走。恐懼獨立、恐懼改變、恐懼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才是待在悲劇角色中走不出來的原因。
人有恐懼,是因為不了解自己。那如何自我了解?金英朱說,「我們是彼此的鏡子」。當我們討厭某人,其實也是討厭自己的投射,我們也有這些惹人討厭的特質,只是展現的處境不同。當我們羨慕某人,往往自己也有類似的優點,只是不自覺所以發揮不了。
為甚麼?金英朱沒解釋。我猜,是因為每個人對於跟自己相似的東西,不論好壞都份外敏感。所以,見別人,即見自己。諷刺的是,大多數人都比較接受自己的缺點,卻否定自己的優點!所以認定自己無能力改變厄運。
置之死地而後生。辭職後兩年,金英朱重回夫家,以媳婦的身份跟家族成員平等地、輕鬆地聚餐,並重新修補夫妻關係!原來,只要勇敢改變,回報之快教人難以置信。牢獄般的23年,本來就不用這麼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