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星期二

綠綠無窮


居所附近多了一間「6」,玩字gag,取意「綠」,恐怕是政府近年難得(甚至唯一)的德政。

家中垃圾一向有分類。紙張、塑膠統統疊好綑好,送給倒垃圾的姨姨拿去回收賣錢。唯獨爛銅爛鐵玻璃樽,堆積如山不捨不棄,「唔好搞到人地要拎重嘢」,是老媽掛在口邊對清潔工的關懷。

有了「6」,這些可循環再用的物料,忽然有了歸宿。每次出街,老媽就問,你去不去「6」?俾袋嘢你。結果,小女子變了「拎重嘢嗰個」。

也好。疫情下日日 Zoom,宅在家中悶到出菇。偶然去誠品行下,無事出街少破財,捧回一疊書,心靈富足,卻苦了地球。

如今,身痕就去「6」打個轉,斷捨離一點雜物,不用花錢還賺了點積分,要儲多少才換到甚麼,完全無研究過,勝在自我感覺良好。

更妙的是,「6」的旁邊就是某登山徑入口,有時心血來潮,順便上山行個圈。 久而久之,竟促成一個良性循環。一直四體不勤的小女子,刻下對於運動,說不上喜歡,至少不討厭。就當例行公事,做了好過無,至少對身體好。

環保,按小女子不科學的觀察,對大部分香港人來說,大概也就是「不喜歡也不抗拒」的狀態。無可無不可,最有可塑性,只要少少誘因,足以建立新習慣,撥亂反正。

有一天,當大家也把回收看作例行公事,已是功德無量。復活節將至,是時候給自己和該捨棄的,另一次新生命。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3月26日星期五

藝術家時差


當life coach的好處,是常常可以抽絲剝繭、一步一步,聆聽client的思考迴路。某種個性的人,為甚麼就有某種處事方式?仔細聽下去,眼界大開。也往往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唯有不帶前設,才能互相理解。

例如,很多藝術家常被投訴無黎搭圾。但是,無人天生希望給別人麻煩的。藝術家跟一般人的「時差」,背後究竟發生甚麼事?

記得有藝術家client向我訴苦,常常被客戶追問「交貨的過程、工序和時間線」。這個問題,在講求效率和大規模生產的經濟模式當中,很合理。然而,很多藝術家,原來都不是這種「時間+步驟=結果」的「建構式思維」的。

Client形容自己,從小至大,都是「腦海埋有一堆嘢,郁來郁去,忽然叮一聲,就有了定案。」那定案,在此之前都沒見過。既無先例,當然預計不了甚麼時候會完成甚麼,但完成那刻,自己總會知道。

他們當然心知肚明,這種無定向風的意識流,在現實世界好難生存,唯有盡量壓抑自己迎合世界。但長期壓抑漸漸變得唔好老脾,一朝得志又忽然暴喜,情緒過山車就是別人眼中的「藝術家脾氣」。

腦袋結構差異,形成時差。一般人的時間線是以年、季、月、 日等劃分,隨時報告進度。藝術家只有開始和結束兩點,期間忘我到一個點,奪命追魂call也抽不了身應機。

但是,如果有很大的信任、極簡單的死線,他們還是可以如期交出令人拍爛手掌的佳作。這份信任哪裡找?當然是這個client必須畢生努力的課題了。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3月22日星期一

環球Mummy-Sit


N移民台灣,臨行前老大不放心高齡老媽獨個兒留港。轉眼數月,我問她,你和媽媽分隔兩地,還適應嗎?

比想像中好。她說。想不到家務助理把媽媽照顧得那麼好。事緣她出發前,面試了很多人,精挑細選,家務的水平和效率,尚其次,最重要是細心有禮,喜歡溝通。

如今,她不在身邊,家務助理天天跟媽媽作伴數小時,幾乎扮演了「半個女兒」的角色,令老人家不愁寂寞。

更有趣的是「BB Cam」。一般父母,安裝在嬰兒房,外出時查看BB在家如何睡吃玩。朋友也在香港家中裝一個,越洋監察阿媽,有時開聲叫她傾兩句。媽媽也不介意私隱被監察,反而覺得像個全自動遙距平安鐘,自己有咩事,阿女第一個知。

有人移民帶不走老媽,也有人疫情下無法越洋探望老爸。T的老爸90歲,老伴過身後獨居於加國。女兒每年飛兩轉去看他,但疫情下已一年半沒見過爸爸。

於是,她心生一計,找來提早退休移居加國的港人夫婦,出糧給他們,天天代探望爸爸,拍些照片或錄些片段傳過來,又或遞上電話,讓自己跟老人家聊上一會。

我輩的朋友圈笑言,遲些大家執包袱走佬都不愁無收入,可以開拓「mummy/daddy sitting」(「baby sitting」父母版)的市場。又或索性交換盡孝,我在香港服侍你父母,你在外國幫我睇住爸媽。

昔日「72家房客」望守相助的精神,半世紀後變出環球版。全世界一家親,「親人」的定義,愈來愈模糊,愛不減就好。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

神與狗之間的許鞍華


紀錄片《好好拍電影》有這一句:有人說導演是神,有人說導演是狗,Ann(許鞍華)是個人。

許鞍華這個人,最好看的,就是她讓你知道,如何真真實實地做一個人。那種爽、那種真,是一種歸類不了的charm。傻大姐feel仰頭大笑的樣子,最可愛。

當年大學生「扮唔讀書」,她,真係讀書,還帶本書去舞會睇,想點?Nerd之所以好看,因為忠於自己。

她說電影係老公,文學係情人。觀眾看來,她的作品,電影是工具,文學是精神。她幾乎是香港唯一堅持用電影發揮人文關懷的導演。

此一堅持,事業好十年,衰十年,不從眾,又沒被淘汰。構思《千言萬語》,徐克和羅啓銳都叫她不要拍,她卻覺得「有嘢想講」,何況是「千言萬語」!

她走自己的路,象徵性的,也是實際性的,因為她會靠雙腳行遍全香港取景。蜚聲國際的導演,落地到一個點,住在尋常百姓家的小單位。不用靚手袋,因為放不下A4紙。失戀落得輕鬆,終於可專心拍戲。身材與打扮從來唔care,就算近年自嘲好想整容,只因「人一世物一世乜都試下」,所講的是生命苦短,有事想做就做唔好等。

她自覺近年自己水平高了,體力卻有限,「應該可以拍到75歲掛。」「我好committed to呢個地方⋯⋯不是為興趣拍,不是得閒才拍,不是反正無嘢拍所以拍,而是,很清楚自己想拍甚麼,然後刻意將它用心拍出來。」

當年,香港還比較像香港。刻下再細味這一句,竟感覺尋回一點力量。紀錄片英文名叫「Keep Rolling」。拍戲如是,做人如是。香港人共勉。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3月14日星期日

沒有UA的日子

曾經去得最多的UA,肯定是沙田UA6。

對於小女子這個港島人來說,UA,是青春少艾的新界初體驗。中學時代幾乎不踏足新界。升大學後,中大是我家,UA變了後花園。

當年最愛一個人溜出新城市廣場,走到UA6,像挑生果般,按當下的口味和心情,隨意挑套戲,買張票進場。

戲院日間人不多,前後左右無人坐。兩小時的me time,思緒隨着銀幕裡的世界馳騁。幕下那刻,人步出戲院,心還在故事裡。慢慢走,沉澱情緒,不經不覺在仙跡岩坐下,喝杯甜入心的珍珠奶茶,夫復何求。

當年零用錢不多,平日多數吃飯堂「頹飯」,慳慳埋埋每周看戲。逢周二戲票半價,但新聞系的課時太多,為睇戲可以去到幾盡?就是寧願周六上一整天的課,都要砌一個「星期二day off」出來。

畢業後久未再踏足沙田。後來再路過,新城市長期迫爆,仙跡岩執笠,一眾店舖面目全非。如今連UA也全線結業了。

中大呢?哀我青春歲月裡那個美好的年代。制度與硬件皆可崩壞,人心與精神能否長存? 那些棲息於老舊回憶角落的畫面,有誰共鳴?

近日跟老同學談起,方發現好多人有同一鋪癮,逢周二去UA6睇戲,只是彼此從未踫上。果真如此,倒有點釋懷。原來只要是同路人,總會抱着一樣的心情做一樣的事。

環顧我城此刻,新聞界樹倒猢猻散,若我們都繼續默默做着你不知道我知不知道你在做的那些值得的事,已是亂世中的最佳默契。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3月10日星期三

海洋裡爵士起舞


再入場看電影,恍如隔世。距離去年捧子華神的場,到今天看《靈魂奇遇記》,足足相隔了13個月。

小魚問大魚:「海洋在哪裡?」大魚答:「你已身在海洋裡。」小魚說:「這裡不是海洋,只是水 。」

靈魂要找到人生的火花(spark)才能投胎做人,而我們總以為火花就是所謂夢想,多麼宏大卻求而不得; 而夢想又只限於職業選擇,多麼狹隘而見樹不見林。

明明已在大海裡,但你認定它是水,就永遠無法到達彼岸。真相卻是,水在大海裡,大海裡有水。Spark不是一個目標,不是某種才華,甚至不是某職業、某興趣。這些,都只是水。Spark是——一個投胎做人的理由,一股活下去的動力。

一塊好味的pizza、一支順手拈來的糖果、跟街坊一席話、賣藝者的演奏、蔚藍的天空、街頭的微風,還有微風吹送降落在手上的一片花瓣⋯⋯

「那不是spark,是日常生活。」阿祖反駁22號靈魂。然而其實生活本身,就是生活的spark。

生活裡每個動人的風景,就是生命的溫度,活着的痕跡,足以盛載一個個不着地的靈魂,來人世踏踏實實走一趟。

最感動那個位,是當阿祖不停講對爵士樂的夢想,22號在一邊很chill地幹無聊事,一邊說,「I am jazzing。」阿祖堅持,無呢個字。天曉得如果Jazz是水,jazzing就是海洋。

一顆顆輕飄飄得像棉花糖的靈魂,在人生海洋裡隨心起舞,就是spark。「Jazzing in life」,就是spark。而這比阿祖夢寐以求那一場live jazz演奏,竟是這麼難卻也這麼簡單。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3月6日星期六

選擇困難癌(下)


自從明白了年輕人的選擇困難「癌」,是源於「完美主義」和「害怕被 judge」,對於所謂「後生仔無黎答圾」,終於多了點理解。

無黎答圾之一,是長期不應機。「矣~幹嗎你總是不應機?」我問過年輕人。「因為我很重視約會……」天!這是甚麼邏輯?重視,不就應該立即爽快答應嗎?

因為重視,所以要「肯定保證完美」,「不要被judge」,而完美是無法保證的,所以一直無法回覆,直至對方生氣,那就距離完美更遠,結果真的「被 judge」了.....

回覆約會如是,日常交流如是。曾有年輕人說,看見某同學在ig story問功課。答?唔答?答了,大家會怎judge我?囉囉攣兩個鐘。最後,無答。

矛盾的是,怕被judge,怕暴露自己,卻又極度渴望關注。年輕人會假設「係朋友既就要時時follow我的post」,不然傷心死。但假如不是朋友也來看我的post,就肯定是stalker,危險死。To post or not to post?真是個問題。

明晒。 代溝在於,大人的成長過程,無法體會這焦慮。昔日資訊不流通,老老實實,做對了一件大事,也很難被全世界知道。做錯一件芝麻綠豆小事?真係阿水得閒來judge你。而這個阿水又不是我邊個,who cares?

我們這一代也不追求完美,活着已是祝福。但求唔駛死,it's ok to be not okay。做錯後悔好過後悔無做,至少學懂下次如何不後悔。大人的resilience,是在生活拉扯中熬出來的。如何把一樣的種子,播在下一代心中?面對生命,乾脆俐落大無畏,已經型到死,何需完美?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

2021年3月2日星期二

選擇困難癌(中)

上回提要,年輕人有「選擇困難癌」,是因為深入骨髓的完美主義。其實,還有下一句台詞: 如果我不完美,其他人會點judge我?

聽得多,我忍不住問年輕人:「你覺得別人真有那麼得閒,成日『目及』住你,然後來judge你嗎?」「好多人都好得閒啊!」

「就算是,你憑甚麼認為,自己有那麼重要,別人在千千萬萬的人當中,選了你來judge?」「我不重要,但stalker的興趣,就是飢不擇食的stalk呢。」

「既然是stalker,即是偷偷追蹤,你根本不會知道,那有甚麼問題?」「我不知道,但全世界都知道啊!然後到我知道時,已經是最後一個知道。」

那個假想的stalker,在年輕人的心中 ,丁點不假,而且真到不得了,別名叫——社交媒體。而所謂「全世界」都知,也不是比喻 ,是literally全・世・界。

因為任何消息,只要上載到社交媒體,一秒間便傳遍天下。「那不上載不就可以了嗎?」我問。「不上載,怎麼跟朋友維繫?難道打電話嗎? 」

要交朋友,就要同時惹來萬千stalker,這就是年輕人今天面對的兩難。網上有很多朋友,也有很多走過來扮朋友的stalkers。當你分得出誰是誰那天,已是私隱被出賣上了「secrets」的一天。

年輕人,在有意識以來就帶着這種焦慮生活。一個廿歲的人,搞不好已有十幾年焦慮的經歷。長期焦慮的人,好難做人。地球很危險,我地不如返火星。但火星在哪裡?諷刺地,不就是同一個網絡世界?因為,不上網,已經不知可以逃到哪裡。續談。

****
追踪及讚好最新FB寫作專頁:黃明樂 Wong Ming L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