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前<華盛頓郵報>跟舉世知名的小提琴家Joshua Bell做了一個實驗。
Bell在上班時間地鐵站內演奏首本名曲,結果幾千個路人當中,只有數名曾停下回望,打賞一元半塊。
沒有人發現,眼前的,就是不久之前大家爭相搶購天價門票,只為一睹其演奏風采的小提琴手。
Bell事後說,在地鐵站演奏比在大劇院更難。「觀眾買票進劇院的當兒,其實已肯定了我的技巧,掌聲幾乎是必然的。」
然而,沒有了堂皇的演奏廳、排山倒海的宣傳,一級小提琴手的光環頓失。地鐵站內,Bell儼如落寞的賣藝者。行色匆匆的路人的一撇注視,很奢侈。
當馬車變回南瓜,瑰麗晚裝變回素服,Cinderella不過是配不起王子的灰姑娘。
品味,是很個人的。較多人認同的品味,會形成主流,無可厚非。
不過,大都市的步伐,叫人騰不出心思發掘美醜。重任交託於資訊市場,於是,急速都市往往都是先有主流,後有品味。
包裝、宣傳的級數和規模,就是我們對事物的欣賞指標。沒有經過推介的,多看一眼都嫌麻煩。
可惜,主導這些資訊的,大多掌權掌財,卻不一定能真正了解、分辨質素的高低。當價格成為了的消費市場的單一導航系統,雛生的嘗試,總是無奈淹死在跟紅頂白的洪流裡。
城市人的病入膏肓,在於明明同樣的質素,耳聞目睹都會掂行掂過;為了追棒名氣又可以通宵排隊一擲千金抄黃牛。
只因為,我們都甘於放棄自我選擇,迷信市場。哪怕殿堂級演奏者就在眼前,相逢應不識。
6 則留言:
Should be "病入膏盲"? JY
the writer is right! it's 病入高肓.
Sorry, you mean the dictionary is wrong? JY
很有意思的實驗!
即使有人停下回望, 打賞, 也許還只是可憐演奏者潦倒, 而不是欣賞其琴藝. 郵報沒有捉著打賞的人做訪問, 真是可惜.
都市人, 都認為品味都是買回來的,要付鈔的. 免費的小美好, 對他們來說是too good to be true.
Meilaku-san, and you probably mean "炒"黄牛, and not "抄"?
是阿, 多少殿堂級的藝術家都象瞎子阿丙一樣從來沒登過大雅之堂, 多少文學大師象曹雪芹一樣窮困潦倒, 多少個諸葛亮空壞濟世之才葬身茅廬沒有被人發掘, 多少路人甲其實都文才出眾但卻沒有他們發表文字的園地...
所以, 有個專欄的你很幸運, 要珍惜, 繼續努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