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大學時,有位炙手可熱的女主播跟咱們分享當新聞從業員的苦與樂。我記得她提起一件憾事。
多年前嘉利大廈發生五級大火,釀成41死80傷,她被派往採訪。第一天出鏡,當然想以最佳形象示人,遂展現甜美燦爛笑容。新聞片出街那刻,猛然回看自己那笑容,像是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至今仍覺對不起受害人。
早前警方就「疑似藝人淫照」風波召開記者招待會,原意是為了彰顯政府打擊網上發布淫褻資訊的決心,並宣布源頭已落網。
新聞片播出後,最為人樂道的卻是副署長的一句「如果你睇過,覺得好正喎,朋友問畀個copy我得唔得?冇問題!」眼神語氣還帶點輕佻。
於是,一個本來要顯示警方執法有效率(是否選擇性另作別論),勸喻公眾守法的記招,功虧一簣,反而予人副署長教人走法律隙之感。拿著「朋友」這個免死金牌,牛叔九哥金魚佬四眼仔紛紛打聽:「仲有幾多正嘢?係咪friend先,傳過來啦!」
政府發布訊息,一般避免用詞煽情。所以我們常聽到拿福利的叫「受助人」而非「窮人」,從事色情事業的是「性工作者」而非「妓女」,工作地點是「場所」而非「雞竇」。政府的公信力,就是在公職人員對事件的審慎處理及對受害人的尊重中一點一滴建立起來。
猶記得當年剛加入政府,替老闆寫演辭,總希望語出驚人。終於一天一位年將退休的上司語重心長地教訓我,官員發言,最緊要「悶」,無甚驚喜就最安全。當時我心暗嗤之以鼻,現在回想,兩害取其輕,或者悶蛋總比輕挑浮躁好。
1 則留言:
很好的分享!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