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9日星期六

情是故鄉濃

天下楊梅一樣花,我信的。旅行這回事,景點多少,地方妥當否,都是其次。人對某處某地的留戀,全因當中的人和事。

不知今日的小孩,喜不喜歡到國內旅遊。我念小學的年代,「返大陸」絕非多數孩子的心水。爬滿蒼蠅的乾廁、放飛標式的隨地吐痰、熱得教人汗流浹背的硬坐火車,光聽都夠嚇人。

那些年,我跟着雙親,拿着一度暢銷的「中國旅遊」雜誌,個個假期自助遊「返大陸」,上述情境,初見嘩然,後來慣了,反而不太在意。時日一久,腦海剩下的,就只有窩心回憶。

第一次遊三峽,我九歲。某日在船上給友人寫明信片,有當地人路過,好奇問我寫什麼,身旁的家父加入閒聊,不覺就聊了一個下午。一見如故的兩家人,長江一別後,竟然信守承諾,信來信往風雨不改。

十二年後,我參加大學交流團到北京玩,每星期都接到他們的問候電話。回程那天,都記不起火車行經武昌還是武漢,反正停站那刻,我從車窗看見他們,正使勁向我揮手,嚇了一跳。衝下車,飛奔來一個熊抱,他們那強而有力的臂彎,加上買來送車的大包小包水果乾糧,把我緊緊埋在懷中。耳邊,響起溫柔的叮嚀。

車再開行,我看着他們的臉漸行漸遠,感覺比任何電影裡的離別場面都虛幻。同行的友人問,這一家三口,老遠乘幾小時車來相見十分鐘,一定是養大你的親人?未回魂的我,哽咽說,不,通了訊十二年的筆友而已。

旅途上的友誼,也講緣份。不過我最深交的,都是「返大陸」建立出來的,大概不是巧合。沒機心的交往,總來得簡單而長久。反照香港那些永遠不兌現的「得閒飲茶」,我還是嚮往大江南北的人情味多一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