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報載,「港孩」的情緒求助個案激增,當中又以三低(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及抗逆力低)小孩最常見。
在孩子堆中工作,這些故事屢見不鮮,情況實在令人憂慮。由傳媒帶頭討論,功德無量。然而,報道中的一幀照片,卻教人看得皺眉。
大頭照,足有2R大小。長髮架眼鏡的女童,一臉純真,打出V字手勢...然後,配上一句無情標題:「XXX九歲才懂自己洗頭,家裡的鞋全都是用魔術貼。」
讀着,本能地反問:當事人,會有甚麼感受了?女孩回到學校,會不會遭同學拿着報紙取笑(取笑者也可能是個「港孩」)?當然,更要問的是,表現同一件事,是否已沒更好方法?
「港孩」不是個別事例,而是整體現象。把單獨一個有名有姓有樣的女孩,放得那麼大,會否有失偏頗?當然,現象由人組成,沒有人故事便不好看。正如港女現象,不也有港女單獨出鏡?
然而,新聞對孩子的處理,一般較小心。例如十八歲以下的受害者(甚至犯罪者),通常不開名,何況孩子只是比較驕縱?
而且,不少港女以當港女自豪,自願的。「港孩」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卻是家長、教師、教育制度,甚至社會的責任。把一個女孩「擺上枱」,除了令讀者指着批判:「呢d細路真不要得!」還有甚麼效果?即使要用照片,是不是該有更多個案?不然,一幅小圖已足夠?
記得在出版拙作《港孩》時,換過好幾個封面。編輯和我總是煞有介事互相提醒,千萬要把孩子們的樣子去掉。因為「港孩」之錯,錯不在孩子。
出書跟做新聞,當然不一樣。但關注,抑或批判;探討,還是標籤,往往只是一線之隔。手法不一,效果天壤之別。或許,是我過敏、落伍、老套了。
2 則留言:
明樂﹐我並不認為你過敏、落伍、老套了。有些事情有所為有所不為。明知道社會變成喧譁誇張的做法並不妥當﹐為甚麼還要跟隨潮流荼毒讀者和下一代。你是僅有的清泉﹐請繼續加油努力。
還是那一句(批評):
縮小了的災難,放大了的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