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

洗腦

是年紀大了吧?換了是以前,我一定是一聽「國民教育」幾個字便光火。

政府想搞國民教育,不是今天的事了。記得回歸後不久,我還在唸大學,有消息指,政府有意拍一條愛國宣傳片,在本地戲院每次開場前播放!強迫收看,旨在洗腦。這傳聞,還一度登上英文傳媒的頭條。我們一眾新聞系同學,年少氣盛,群起攻之。在課室臭罵不夠,還周圍告訴家人朋友,這些點子,算甚麼意思了?

可是,十多年後,當知道政府甚至要把國民教育放在正規課程裡,我不急不噪,嘴角一牽,只來一個睨視的微笑。

抑或,是我對教育的看法改變了?

用教科書洗腦,結果是甚麼?我猜,是反過來,令學生變得更有批判思考。因為,當書上告訴你祖國愛民如子,電視上說的,是艾未未離奇失踪、劉曉波絕緣諾貝爾獎頒獎禮……當課程大書特書,祖國已經崛起,收音機報導的,是豆腐渣工程與貪污、血煤與賣血、棄嬰與愛滋病……

國民教育的效果,是進一步突顯學校所學與現實社會之落差,令教育的信用貶值。

除非……除非香港能夠完全仿效國內。他們的國民教育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學生完全不懷疑,因為他們連艾未未不見了、甚或誰是艾未未,都不知道。

洗腦式的國民教育,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是註定失敗的。上幾代的價值觀,由生活提煉出來。現代人的價值觀,受傳媒、互聯網中紛陳的意識形態組成。反正,任何時候,都不是由學校裡的課堂去建構。

腦,並不是這樣洗的。國民教育的最大罪名,不是「洗腦」,是「多餘」。果真有錢有人有物有時間,是不是更該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修補一下現已千瘡百孔的教育制度?

5 則留言:

Unknown 說...

妳好,我一直只看不回,不過今次不得不讚好!最擔心的是教育信用貶值了,學生又如何看待這一學科呢?

Sylvia 說...

不是不贊同文章的觀點。的確,本人也是這樣過來的,接受十幾年的愛國教育,慢慢認識到書不對板,再到針砭時事。但是,怎麼能保證每個人都會走過這種過程,然後形成批判的精神?有人批判,就有人接受。
教育的影響,無人能夠確切預見,況且,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潛移默化。
難道就只能坐等學生覺醒?

匿名 說...

剛剛才讀了你的文章, 便又看到了這一篇~! =]

木羽飛 - 孩子眼中的艾未未
http://hk.news.yahoo.com/supplement/column/article.html?aid=id-1488

Lewis 說...

Foucault: 知識的背後是權力關係,企圖使我們的身體(包括思想)屈服在這種催眠之下....

kel man,kelvin 說...

您好!我是第一次到訪 貴網。看到這篇文章,寫得還真有意思呢!
課本上的「敍述」與現實的「實情」的對比,極具諷刺性卻又非常實在!
新一代年輕人在這個環境之下成長,在這麼一個時代成長,是非批判觀該如何定位?還有待研究分析了!

另外,恕我「眼利」。文中「艾未未」一名中的第二個「未」字錯寫成「末」了,在此作出指正!望見諒!

90後前段的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