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及,《從1000公里到0距離 e-Marketing營銷藝術》裡,有許多有趣的網絡營銷故事。然而,合上書,我卻不住思考,網絡上的宣傳,究竟反映出怎樣的消費心態?
例如書中提及的其中一個獲獎橋段,是「巧克力上的耶穌」。話說一天,有人發現某牌子的巧克力上,竟浮現聖靈的模樣!巧克力被拍下放上網,又有觀眾向電視台報料。一時間,「耶穌顯靈」之說,不逕而走,巧克力也因此大賣。但這一切,當然只是巧克力商的佈局!
可以想像,如果「耶穌顯靈」出現在電視或報章上,必遭衛道之士猛烈抨擊。但在網上流傳,就連最認真的受眾,都可能一笑置之。
由傳統媒體發展至網上平台,不是時空、地域的突破,而是心態的放寬。亦真亦假亦平常,為營銷造就了許多發揮空間。平日開不起的玩笑,也來得容易接受。
我們都以為,互聯網的最大好處,是免費。是,也不是。作者說,不少研究指出,受眾普遍認為,只要是免費的消息,虛假也無妨。如此推論下去,「免費」所省掉的,不是錢,而是守則和包袱。
更有趣的是,研究發現,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傳媒。他們最相信的,是朋友。但朋友的資訊哪兒來?不就是由傳媒來。
網絡營銷的威力,就在於把媒體的影響,轉化為朋友的力量。你以為那是友人心水推介,like一下,forward一遍,一傳十,十傳百,商品也就大賣了。
由昔日街坊街里的口耳相傳,到後來尋找權威,左一句電視話架,右一句電台話架,到今天權威破產,你以為自己甚麼都不信,只信臭味相投的老友?想深一層,消費者所追捧的,不過是借屍還魂的另類營銷技倆吧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