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

官僚有價

跟AO/EO班的同學一起備戰,偶然,都會談起政府的工作文化。

梁錦松在本港台製作的《香港百人》中,如此憶述他短暫的官場生涯:

「商界和政府有甚麼分別?商界要求一個領導者,比所有人都及早預見問題,速戰速決,防患未然,多賺(或少蝕)更多錢。但,政府不是這樣運作的。政府愛『養怨』。你看見了問題,別人仍未看見,而你在解決的過程又率先犧牲了一些人,就是犯眾憎。有問題,要等,等到有民怨,你才拿出解決方案,就成了大眾救星,便拿分了。」

下台換來的領悟,多麼一針見血。教我反思的是,或許一個政府要經營的,往往不是最對的答案,而是最對的感覺。

加稅還是減福利、順主流抑或護小眾、進取或保守,統統沒對錯。沒對錯,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令你「感覺良好」。如此,社會就穩定了。

情況就像大宅的管家,責任不是把飯煮好,那還不易?最難的,是令家中上下都認為飯菜合心意。前者叫技術;後者是政治。然而「心意」不能量化,只能蘊釀。感覺要經營,注定花時間。政策要人人能適應,注定不能大改。

曾幾何時,我問上司,難道你不認為,bureaucracy是burden?上司說,不,那是beauty。他續說,你很resilient、很resourceful(對,政府的上司都愛說英文),但這些都不是體制需要的。我們要的,是跟程序,以不變應萬變,配合社會整體的節奏。

幾乎是這一句,令我總結了漫長的掙扎,決心辭職的。當下我沒問出口的是:以不變應萬變,會否演變為一成不變?溝通要慢,為什麼沒溝通時,仍然很慢?假若官僚是為了令人「感覺良好」,為什麼大是大非竟也霸王硬上弓?抑或統統都只是後知後覺的掩飾?官僚,有價。代價的價。

2 則留言:

Unknown 說...

Timing 是最重要

Frostig 說...

It echoes with my memory......

I can't feel more disappointed towards this useless Government ever. No matter what you can foresee or expect, you can't take any relevant or appropriate action until you are told to do so, usually after it is too late. So, we are only able to 'solve' problems while actually we had the abilities to PREVENT them from happening at the first place.

Heartache, anger, feeling of powerlessness...... :-(


Feel sad for HK. Feel sad for ourselves, feel sad for all h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