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星期五

創作人的悲歌


HMV破產,揭示的,其實是創作人的悲歌。

由從前真金白銀買歌,變成不花分毫的非法下載,誰的議價能力低,誰就變成大輸家。

當歌賺不了錢,唱片公司自然把風險轉嫁給歌手。以往,唱片公司會打本培養新人,包製作、生產、發行、銷售。創作人,專心做好創作就是。

今天,倒過來,很多創作人必須首先把唱片製作好,然後反過來向公司力銷。工夫事少,投資事大。林二汶說她花光積蓄,在一層樓的首期和一張唱片之間選擇了後者。但其實,這樣做的,又豈止二汶。

究竟今天,流行曲工業,哪個環節最賺錢?不是賣碟,而是開演唱會。歌可以非法下載,只有演唱會,一定要入場才有氣氛

沒所謂吧。那就用演唱會的收入,補償出碟的投資好了。問題是,出唱片跟能在台上載歌載舞三小時的,是兩回事。

以往,一個表演者,是如此成長的。出唱片、在電視出鏡練兵、然後紅過好些歌,在頒獎台上拿過一點獎,一步步走上紅館的大台。

廣東歌當道的八、九十年代,電視台長期有六、七成收視,歌手頻頻曝光,想無人識都難。經驗、人氣,都是如此累積回來的。

如今,有三成人定期看電視都算偷笑,無線也早己跟唱片公司鬧翻。紅館的大台仍在,可練習的階梯卻沒有了。想當全職歌手,除非打跛腳唔駛憂,手握龐大資本出碟,而且甫出道已是巨星料子,兩年貨仔已可開演唱會。

可以想像,環境艱難若此,成仁的,必比成功多。唇亡齒寒,站得住腳的歌手少,曲詞編監的市場也必然萎縮。

沒有成長過程,只求一步到位,初試啼聲,即定生死,九死一生,想深一層,這又豈止咱們的教育制度?

5 則留言:

匿名 說...

80年代以前的歌手奔走夜總會和歌廳,有歌喉有實力走多幾場,賺多一點,增加名氣。要經驗不一定要透過電視台。如果香港有條件擁有live house,歌手不愁沒練習和表演的機會。可惜,機會功利主義的意識大過長遠宏大的理想。加上,K歌橫行廿多年,DJ播歌又不再多元化,聽眾口味變得狹窄,業界和政府沒有正視,惡性循環,變成現在這個殘局。香港的流行文化演變到如此田地,實在令人嘆息。

匿名 說...

你好似在暗示梁特首, 沒有成長之路, 就走上大舞台表演, 第一場戲已經食大雞蛋, 台下的市民睇到OOOOOO西嘴

hevangel 說...

以前的歌星的唱功是唱夜練回來的,電線的功勞只是谷人氣。

你看小鳳姐,梅姐,譚校長,那個不是靠唱live練來一手好武功的?

反而唱片業最興旺的時候,多的是唱片公司包裝出來明星,只要面孔漂亮誰也可以唱歌,反正幕後有人搞掂。現在唱片公司影響力微式,才有空間跑出了一堆創作歌手。

coldmilktea 說...

作為一個外國人,我不覺得HMV 破產是一種悲歌。HMV 這種大公司曾經令小型唱片店消失。時代輪流轉,它被互聯網取代是一件正常和 exciting 的事。

HMV 破產所揭示的,只是「主流音樂」概念正在被淘汰。商鋪存貨被 long tail 取代。

======

又,筆者好像忘記了其他類型的 Live Show ,
例如商場 show、酒吧、做其他歌手嘉賓、自己攪天台小聚會等等。 (早幾年 Mr 都有被譚詠倫帶去跟 tour而得到表演經驗。)

應該討論的是這些 live show 的質和量(這個 topic 和政府、地產有關),以及為何香港人和傳媒不能 nurture 和 sustain 創作人歌手。

林二汶需要的,並不是練習。

匿名 說...

作曲, 作詞, 編曲, 歌唱等都是藝術, 以前, 民智未開, 從事這些藝術的人, 數目亦不多, 當中較出色的人才很容易就能冒出頭來, 名成利就, 回報豐厚. 今天, 這些人才滿街滿巷都是, 從業人士既要突破前人又要勝過一眾同行, 極為困難, 大多數人都祇能在相對平庸的水平打滾浮沈, 獲取較從前低許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