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8日星期四

拜山


清明早過,柴灣地鐵出口那的士站,仍然排着人龍,不是要到華人永遠墳場就是天主教墳場。

正日以來都下雨,難得放晴,人人追陽光趕了出來。列隊候車,全部頭半白,寒着背,拿着大包小包。

的士大佬有感而發:「以前載過好多後生上山。而家?八、九十後都不拜山了。在facebook開個group,發束花貼個相就是。」

我懷疑除了拜祭laughing哥之外,有誰真的會如此向先人致敬。不過,拜山活動愈來愈凋零,倒是真的。

認識我的人都知,鄙人之親戚團隊,大得很嚇人。小學念的家庭倫理關係,那些「阿爸個堂妹個表姨媽個女是你貴親」之類的問題,我通常攞滿分。因為,想得出的親戚關係我都有。

有人嫁娶,筵開上百席,非為排場,而是,人實在多。向每位長輩打個招呼寒喧幾句,由主家席走到大門口,乳豬未吃過,已是時候散席。

拜山,更是隆重其事。每次訂一架旅遊車,幾十人扶老攜幼浩浩蕩蕩出發,吱吱喳喳像小學生去旅行。車往港九新界的跑,我們就在車上分發雞翼、三文治和維他奶。勞碌過後,還有鵲局晚飯直落。

過節如是。每個節日,我家都過好多次。長輩生日,老中青濟濟一堂出席。我有時懷疑,根本就是找個藉口聚在一起,吃喝說笑個痛快而已。聽說,上一代的小時候,十數個家庭都是住在隔離左右,得閒無事,湊夠腳還會排演「梁山伯與祝英台」。

大陣杖拜山是何時沒落的呢。印象中,沙士那年,怕人多取消了。之後,長輩們相繼撒手塵瞏,組團拜山之事,不了了之。

此刻零星幾人在墓前,看見誰人早一步已留下鮮花。儘管已無集體行動,猶剩前後腳的默契,慎終追遠,莫失莫忘。

沒有留言: